有的飞船一次只能运输两吨物资,效率太低。但发展新式飞船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提升数量了。
工作在这里的一万余名克隆体,在尽可能高效的自动化技术辅助下,自身也如同化作了机器人一般,一刻不敢松懈。
在他们身后甚至时刻都有几十名克隆体准备着。
平常时候他们就静静呆在那里,不会消耗李青松宝贵的意识连接份额。而一旦工位上的克隆体有事需要离开,哪怕仅仅只是去撒泡尿,都立刻会有一名克隆体顶上来,毫无阻碍的接替他的工作,让流水线的生产连一秒钟都不被耽误。
在某一处空地上,经过简单的平整与加固,采取框架式结构,一条飞船组装生产线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已经完成,替代了原来的那条小规模生产线。
于是,重载列车与飞天一型飞船的不断轰鸣之中,大量的零部件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这里。
李青松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物资和货物的运输。
如果有足够的技术,李青松当然希望能造一条太空电梯出来,这样便省去了飞船运输的种种麻烦,可以方便的将海量物资直接运到太空里。
只可惜,自己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的程度,现阶段还是只能依靠飞船。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