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井喷式发展(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章 井喷式发展(1/3)

    采取对应的光刻胶和蚀刻技术后,李青松可以制造出制程在10微米左右的芯片,相比起现有的芯片制造技术,芯片的性能至少提升150%以上,功耗却可以再度降低30%以上!

    再之后,是第三项技术突破。

    全新的飞船姿态控制器系统!

    这为李青松之后研发战斗飞船铺平了道路。毕竟,飞船的武器系统在射击之中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如果飞船姿态控制不好,那武器射出的弹丸根本就没办法保持准头。

    以及李青松现阶段最为看重的一项技术。

    高灵敏度太空雷达技术也实现了突破!

    得益于某种新材料的研发成功,以及新结构的实验成功,李青松终于造出了具备实用性的太空雷达!

    太空雷达,可以算一艘飞船的眼睛。

    之前时候,李青松的太空雷达不仅笨重,能耗高,灵敏度还极低,甚至于因此而导致了多次意外发生。

    但从此刻开始不一样了。

    全新的太空雷达扫描速度极快,灵敏度也较高,哪怕是一艘以超音速速度飞行的飞船,它都能轻易的捕捉其反射信号。

    在这之后,更多种技术实现了突破。

    这座太空实验室的建造固然耗费了李青松巨大的资源和精力。

    但此刻它一旦建成,投入运转,其回报也前所未有的丰厚。

    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少则十几项,多则数百项新技术突破出现!

    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就像是井喷一般,在时刻保持工作状态的一万名科研克隆体的工作之中,以一种让李青松眼花缭乱的姿态不断涌现。

    电控技术、传感器技术、高耐热材料配方、稳压系统、抗辐射材料、发动机快速调整技术、高可靠性通讯设备……

    而,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为李青松所拥有的所有基地与工厂带来一定的改变。

    每一项新技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然后在实际使用之中反馈数据,科研克隆体们便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调整优化。

    李青松的科技进展从来没有如同现在这样快过。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越来越高,平均每度电的燃料消耗越来越低;

    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稳定性却越来越高;

    种植基地的产量越来越高,工作在这里的克隆体数量却越来越少;

    运载飞船的吨位越来越低,但飞行可靠

本章第1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