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一直都是以利益和真诚为驱动。
既不会在需要兵源的时候强行征伐,又不会在和平时期疏于治理,同时还尊重农耕政权与山地部落的文化差异。
刘封又号称“小魅魔”,思维和眼见高出同时代两千年。
不仅仅是传统的汉文化熏陶利诱,就连山越部族的巫神论,刘封都能信手拈来。
聊到深处时,甚至还能将汉文化和巫神论“殊途同归”,譬如:汉乃炎黄后裔,山越乃蚩尤后裔,炎黄蚩尤本为同宗,曾因理念不和而同宗不睦,数千年沧海桑田,再大的不和不睦都应该消弭了,虽汉越殊途,但血脉同归,理当和睦共处,同享繁华。
至于刘封的理论是否有出处,炎黄蚩尤是否同宗,这都不重要。
山越人信了,最重要。
当足够强大时,放的屁都是香的,更遑论言论的权威了。
大汉皇帝的长子、燕王、车骑将军、战神刘封,都说汉越殊途同归了,这就是权威!
刘封在柴桑按兵不动,又安安静静的安抚鄱阳、豫章、庐陵、丹阳四郡,就是不去建业宣诏。
这让建业的孙权极为难受。
刘封一天不来建业宣诏,孙权一天就不能安心。
时间一久。
潘濬等人就开始作妖了。
这几个月里。
曹丕的细作也渗透了不少江东的文武及世家豪族。
或是许以财帛,或是许以官爵,只要能拉拢能策反的,都是极尽许诺。
王殿内。
潘濬再次寻到孙权,跪地力谏:“刘封狼子,心狠手辣,如今假借请旨之名屯兵柴桑,实为拖延时间招抚诸县。若等诸县臣服,刘封定会毁诺,至尊不可不防啊。”
孙权的眼中闪过犹豫。
联手诳曹休,事后同扬名,孙权信了。
结果发现自己也被刘封联手陆逊诳了。
本想有个台阶下然后去长安,结果刘封口称请诏又迟迟不来宣诏。
“如今刘封擒获曹休,威震江淮,鄱阳、庐陵、豫章官吏士民争相依附,丹阳宗帅频频前往柴桑示好;
陆逊、周鲂等人暗投,徐盛、丁奉等将敬畏,就连孤的儿子、女儿都不愿与刘封为敌;孤防与不防,又有何区别?”
孙权的语气苦涩,并未因潘濬的跪地力谏就振作心神。
潘濬见孙权没有斗志,遂加重了语气:“昔年赤壁前夕,曹孟德数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