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剑,即便剑不出鞘也是无声的威慑,因为敌人不知道执剑人何时会利剑出鞘。
只要刘封人在柴桑,江东的士族豪强就得仔细掂量。
要么老老实实的跟刘封混,一天吃三顿。
要么狠下心来去跟曹丕混,三天饿九顿。
不论是鄱阳还是豫章,都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豫章更有相对发达的冶铁业且盛产优质木材,丹阳民风彪悍等等。
得良田,锁水道,冶铁伐木,募猛卒
将背靠荆南的郡县优先得到,先得粮田,后造军械船只,再慕猛卒
一步一个脚印。
将己方的优势扩大化。
最终达到兵不血刃的大势碾压。
即便有不服者,也得跪地唱征服。
事实也如刘封预料。
当周鲂效命且大量的荆州官吏入鄱阳后,鄱阳诸县,几乎都是传檄而定。
豫章和庐陵虽然有不服者但也掀不起风浪,都不用刘封亲自出手就有人替刘封将不服者清除。
到了九月。
鄱阳、豫章、庐陵,三郡尽皆归附。
丹阳郡也多有山越宗帅主动来与刘封示好。
山越宗帅跟孙权斗了多年了,一直都是胜少败多,内心都憋着气又无可奈何。
如今又来了个比孙权更利害的刘封,这群山越宗帅自然得谨慎的考虑今后在江东的生存方式。
又不知是谁放出消息称:刘封有一个宠妾是荆山夷人首领之女,且刘封麾下有不少夷人、蛮人的首领为官为将,刘封直辖的新城郡更有数万户夷人、夷人定居,等等
这让山越的宗帅们就起了小心思了。
荆山夷人首领的女儿能当刘封的宠妾,难道丹阳山越首领的女儿不能当刘封的宠妾?
夷人、蛮人的首领能为官为将,难道越人的首领不能为官为将?
夷人、蛮人能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居住,难道越人就得靠山吃山?
宗帅的统治依赖于部族传统和血缘纽带,而孙权的官僚体系试图瓦解这种传统权力结构,这是宗帅长年累月反对孙权的主要原因。
毕竟。
抢我地、抢我粮、抢我女人,还要让我替你种田打仗。
凭啥?
就凭你碧眼紫髯与众不同?
刘封则与孙权的策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