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密联满宠、司马懿夹击,令刘封首尾难顾,至尊进可再扬威名保守江东,退可效仿勾践栖于会稽旧事。
至尊,三思啊!”
孙权眉头一挑,抬头看向正激荡陈词的潘濬,紫髯微颤:“孤联手刘封擒了曹休,满宠和司马懿又岂会信孤?”
潘濬笃定道:“此一时,彼一时。满宠和司马懿谨慎多疑,倘若曹休未被刘封生擒时,必会怀疑至尊有诈降意图。
可如今曹休被擒,刘封正肆无忌惮的吞并江东诸县,满宠、司马懿又岂会坐视不理?眼下正是至尊密联满宠、司马懿的最佳时机。”
孙权沉默。
拱手让出江东,然后在长安当个闲散侯,孙权肯定是不甘心的。
只是潘濬的进言,孙权同样不敢尽信。
连张昭、顾雍等人,都认为归附刘封可让江东免于兵祸,也可保孙权及子孙世代富贵。
潘濬却力谏联曹抗刘。
个中原因,孙权也能猜到。
不论是陆逊、周鲂,还是张昭、顾雍,都只是正常归附大汉,可以正常的升官加爵。
潘濬不同。
潘濬主动背弃了刘备!
是奔臣,是叛臣。
潘濬归附大汉,能安稳余生就已经是刘备父子宽仁了。
至于出仕?
想都别想!
然而。
潘濬为什么要背弃刘备投奔孙权?
不就是想得到更高更大的官爵吗?
若归附大汉只能安稳余生,那为什么不再赌一把破坏刘封平定江东的计划,然后接受曹丕的高官厚禄呢?
孙权暗暗一叹,内心更是沮丧。
良久。
孙权摇了摇头:“承明,孤累了。”
见孙权不愿配合,潘濬低垂的眼神也变得愈发阴鸷。
悔吗?
潘濬的确后悔。
后悔当初怎么就瞎了眼认定孙权能成大事。
假如当初再坚持坚持,亦或者配合刘封里应外合夺回江陵,今日的潘濬至少也能入朝当个尚书,且有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必能平步青云,受刘备父子信任和器重。
然而。
后悔也没用了。
潘濬也不傻。
至今为止,刘封就没派人来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