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谈判(下)(2/5)
底色 字色 字号

167章 谈判(下)(2/5)

主要跑的是宁波双屿港和南洋香料群岛那边,如今他虽占了台湾,还有朝廷的委任状,却也明白自己的快子不能伸错碗,这一点,请许先生务必禀报俞总兵。”

    许心素看看郑海珠,再看看杨天生,正色道:“既然你们这边打开天窗,许某也不说暗话。茶叶,崇安布葛,漳州绒,瓷器,蔗糖,这五样,请颜宣抚绕开。”

    郑海珠道:“可以。我们在台湾,做的茶叶叫红茶,本也不会销往日本,买主是洋人,以及辽东那边的路子。至于蔗糖,台湾和福建都适合种甘蔗,福建的卖给日本,台湾的卖给红夷人和弗朗基人。今后若有日本船到台湾要买蔗糖,我们必拒之。”

    许心素点头。

    接下来,二人又谈及问日本买铜的额度划分。万历末年,民间流通的货币,除了白银,仍有更大比例的铜钱,所以俞咨皋要问日本人买铜,私铸铜钱。郑海珠对明廷的效率和信誉懂得打折,所以也要通过颜思齐从日本储存铜块,造火器备用。

    如此一项项谈下来,划好彼此的势力范围。

    俞咨皋和颜思齐,如今都是朝廷的武官,自然不可能就走私贩海的约定立字为凭、留下证据,因此全凭许心素和郑海珠这两个代理人口头约定。

    许心素谈着谈着,打心底觉得,自己当初在日本平户时就没看走眼,颜思齐的确大气,让渡了不少利益,尽力表现出对俞咨皋这种将门地头蛇的敬重。

    而眼前这个郑氏,也堪为颜思齐的搭档,爽快不说,还颇为细心亲切,主动谈及,自己在江南与东林学派有交情,许一龙许公子,要不要去江南拜师。

    许心素出身寒微,多年来银子赚了不少,终究还是商贾身份。他深知在大明,科举出来的功名之身有多重要,自然指望儿子能走这条路,而浙直一带向来人文荟萃、进士频出,儿子若真能去江南,说不定真能奔出一个入仕的前程来。

    许心素当下也不掩饰对郑守宽头上那块方巾的羡慕之色,对儿子许一龙道:“阿仔,后头若到松江进学,不要给我丢脸,更不能给依勾添烦乱。”

    “依勾”是闽南语“姑姑”的意思。

    郑海珠暗道,说到把儿子带去松江考科举,不要在闽南给俞咨皋做人质,许代理终于真的热络起来,连姑姑都替儿子认下了。

    历史上,二十年几年后,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就在南京拜钱谦益为师。郑海珠正是由此获得启发,又见许心素表现出对读书人身份的向往,才在谈判中提及这个砝码。

    她穿

本章第2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