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甚高门贵户,女娃娃少不得抛头露面,因此村民倒也能接受。
只有大娘还想再说两句,但被叶霓劝下了。
“刘大郎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能帮一点是一点,人家之前没少帮衬咱们。”
叶大娘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
刘大郎的耶娘原是山上的猎户,与仓河村常来常往的,便也安顿下来,两人育有两子,分别是刘大郎与刘二郎,因为有捕猎的手艺在,加上一家人都吃苦能干,日子本来是越过越红火,甚至大郎还说了一门好亲事,谁知春末山上塌方,给刘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一家四口,死的只剩下大郎一人,亲事也黄了。
“如今他家只剩下他这么一个,农忙时还来咱家帮忙,这情谊确实该还。”
大娘轻声言道:“我知。”
大家顿时来了兴趣,若是他们也有引子,是不是也能做豆腐了?
“三娘,那你有引子了?”
她这话也不算骗人,叶家好歹算个小地主,往年也有不少商贾来他们家贩货。
殊不知,这话却落入了人群后的谢长安耳朵里。
他暗道:古籍?豆腐?
“三娘,这豆腐做起来,难不难?”
“不难。”她笑眯眯地言道:“此物别的都不稀奇,真正玄妙的,还是它的引子。”
“引子?只听说过吃药需要引子,怎得做豆腐也需要引子?”
“昨日那豆花我没赶上趟,今天也是做豆花吃么?”
“今天做豆腐吃。”
“那豆腐又是个甚物?”
不是他自谦,作为皇子的他不算才高八斗,但学富五车还是有的,怎得他从未听过此物?
不管他这边怎么疑惑,村民们早已把叶霓围得水泄不通的,正七嘴八舌地询问着豆腐做法哩。
对此叶霓早有准备。
“此前有些脚夫行商常来我家,也是无意中得知豆腐此物,最近我翻阅古籍,便尝试做了些。”
她男人也殷勤地递了个马扎过来。
一见最累的活计都有人做了,叶霓也乐得轻松,她一面与这些村民唠嗑,一面往磨盘里加豆子和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