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姐妹,多照顾也是应该的,村民们都没什么意见,此时正围着叶霓要分豆腐呢。
村里正也在这些人里面,想了想,她将手中的活计交给了四娘,自己则是切了块豆腐亲自给他。
里正看出她有话要对自己说,两个人便走到了小院子。
不多时,村民们便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
里正清了清嗓子,言道:“叶家没有壮丁,做豆腐又是个力气活,若是有人愿意在叶家帮工,年底三娘便承诺将这豆腐的制作方子倾囊相授。”
这件事既然找上他,那他自然是个见证人。
有里正在,村民们也都放心,虽说此时是秋收时节,但如今闹旱灾,地里也没恁多活计,有人心思活络的,当即拍着自家小子要去。
里正也让自家的小儿子来,毕竟这叶三娘还未出嫁,若是孩子年岁大了,就怕外人说闲话。
“三娘,那引子……”
“您放心,自家也能做。”
人群中有人举起手摇了摇,原来是刘大郎。
叶霓言简意赅:“一人一碗,多了没有了啊。”
刘大郎面皮臊红,他言道:“不吃不吃。”
“那你这急甚?”
“哎,我是想问三娘,我去可也使得?”
叶大娘跳出来,护犊子一般地,“你说得这是个甚?三娘还未婚配,怎好与你一道做活?”
村民们也七嘴八舌,都觉得刘大郎说得不合礼数。
只有叶霓一人若有所思,是啊,她若是想做买卖,自己女人家的身份确实麻烦,若是今日刘大郎来不了,往后不是许多同为男性的商贾都要拒之门外?
大庸朝还是男人当权,她若是想挣钱,这关就必须要过。
“你也来做工么?”
“哎,估计不成,还是算了。”
“能来,我家院子大,你进来帮着磨豆子,可好?”
届时刘大郎磨豆子,她在屋里忙活,这总挑不出错处。
这还是叶霓往后退了一步的说法,古时候人的思维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正所谓和气生财,双方各退一步,总能慢慢琢磨出法子。
“当真?”
她笑道:“等你家地里忙活完,便来做活吧。”
“哎!”
刘大郎喜出望外,忙不迭地点头应下,村民见了也不再多言。
本来么,虽说当朝还是重男轻女,但女娘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