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吏治”几点思辩及本书背景的说明(1/8)
底色 字色 字号

“文学与吏治”几点思辩及本书背景的说明(1/8)

    在牛仙客拜相之前,唐政府倒也曾经采取过和籴的做法,但那都是临时性、小范围的施行,并非常规的政令。和籴也并非不好,起码在牛仙客任职陇右推行和籴时,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扩充军需、助益边防的效果。

    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要辩证看待啊我的朋友!和籴再好那也不是万能药,但在牛仙客的认知中,和籴就是顶呱呱,况且除了这个他也不会干别的。

    所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牛仙客入朝拜相时间不久,就达成了“收谷米于府库,结民怨于天下”的成就。而从这一事件中,又可以提出一个疑问,是不是文学也可以分学霸与学渣、吏治又可以分良吏与劣吏?

    至于张九龄的宿命之敌、牛仙客的亲密战友李林甫,又算是良吏还是劣吏?

    李林甫何许人也?他的舅舅是姜皎,唐玄宗废后都要与之嘀咕几句的密友。他的姨夫是源乾曜,开元年间任相时间仅次于他、长达九年多。他的亲大爷李思训,是陪葬唐睿宗桥陵的宗室大臣。

    如果说这时代真有什么所谓天龙人,那李林甫就是,对其而言人生如果有什么黑暗时刻,那得是跟裴光庭的夫人玩游戏时不敢开灯。

    李林甫的履历也对得起他这出身,长期在京中担任各种朝职,几乎没有什么外任地方、长期主政州县的经历,除了精熟于朝中诸司行政管理的章程技巧之外,还耳闻目睹了众多互相倾轧的政治斗争,甚至很多时候都身在现场。

    李林甫无学术,换言之他很少能从古人政治经验中汲取养分,凡所积累皆是耳闻目睹与自身积累。所谓的吏治放在他身上恐怕不合适,应该是治吏。李林甫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或许不高,但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则是他专长。

    如果仅止于此,就能让李林甫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待这么久吗?

    只能说大唐底子厚,禁得住造。要知道女主临朝的武则天从高宗去世到神龙革命,折腾的时间可比李林甫还要长,而且那博弈难度与烈度又比李林甫时期高得多。

    李林甫只要无底线的迎合晚年昏聩怠政的皇帝,将一些忧患和矛盾暂时掩盖下来,同时收拾那些潜在的和露头的对手。如果这也算能力卓越,那许多亡国之君身边尽是护国能臣!

    时间长与能力强本来就是两个概念,并不能直接画上等号。

    诸如在李林甫之前,他的姨夫源乾曜才是开元时期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人,足足有长达九年多的时间,与姚崇、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等宰相都搭过班

本章第1页/共8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