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惠安道上,沈荷雇了一辆驴车直奔洒金街。
这个时候的洒金街还没有达到沈荷前世所见的繁华,但也非常热闹,已经初具大城市的雏形。街道两边商铺林立,茶楼、酒馆、当铺、作坊,都已经遍布两侧,商铺的招牌旗帜高高飘扬,就连街道两旁的空地上都有不少推着小车的摊贩在沿街叫卖。
沈荷走到一处繁华地段,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糕点的,也有稍微大点的酒楼,还有一些字画铺、杂货铺,她边转边思索着,自己能从哪方面下手。
转来转去也没有什么头绪,她决定先买几块布料带回去。家里的衣服实在穿不出门来,还是要做几件适合自己的新衣服。找了一会,她在一个布庄前面停了下来,牌匾上书“泰和布庄”三个大字,走进布庄,伙计笑着迎上前来:“这位姑娘,想选什么样子的布料?”
她心里暗暗思忖,这家店掌柜绝非俗人,像她这样又黑又胖的丑女,大街上没几个不侧目的,这个伙计竟然脸色如常,笑脸相迎,可见店掌柜用人有方。
进到店中,再看店里面的布局规整,层次分明,布匹排放也是冷暖色调搭配,适合客人挑选,沈荷更加确认,这个店的掌柜是个有心之人。
“有没有浅色的织锦和花罗?”沈荷微笑着问道。眼看就要入夏了,她想做几件轻薄凉爽的襦裙。
伙计见她一副对布料很懂行的样子,把她带到一个木架前,“这是新到的几匹杭州织锦和蜀丝,颜色都很雅致,质量也是上乘,姑娘可以仔细挑选”。
她细细看了看,果然都是上品,只是价钱想必也不会便宜。选了半天,她只挑了二尺月白色和绛紫色的织锦,蜀丝的价钱太高,她看了看还是不舍的放下了。
看到旁边摆放的棉布面料柔软,摸起来很舒服,她又量了几尺绛紫色和浅碧色的棉布,准备用做里衣,看看时辰快到了,她付了钱,匆匆出门。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