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由此时开始,量子科技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然而,量子科技究竟能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才是普通百姓最关心的东西。
笔者在搜索了网上有关量子科技的资料,尤其是细细研读了美国科学家B·格林的宏篇大作《宇宙的琴弦》后,不仅被量子科技将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化震撼了,也被量子世界所展示出的另一番情景深深地吸引了。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在报道量子卫星的新闻稿中给我们介绍了几个量子力学中的概念,比如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量子隐形态传输等,但是他们却刻意隐藏了量子力学里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
那就是多重世界理论(猜想)。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 \.CN发表的《娱乐科技之克隆》这本书就是基于这一理论(猜想),并将虚拟的可以生活于多重世界之中的主人公娱乐化、奇遇化,说简单点,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意外掌握了宏观的量子隐形态传输技术(设备),使他可以穿梭于多重世界,见到另外世界中的自己,从而屡有奇遇,并引出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的故事。
然而,谁又能否定《娱乐科技之克隆》这本书所描绘的现象,不是百年或者千年之后那个时代的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呢?
由于这一理论,笔者又联想到了另外一种社会现象,即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所谓鬼魂说!
笔者在某一时刻,脑洞忽然大开,这些所谓的鬼魂会不会是这个世界死去的哪个人的另一个世界的隐形态呢?
玩笑,纯属玩笑?
我们言归正传。
要充分理解多重世界理论,我们还要从薛定谔猫实验说起,即所谓的量子叠加态实验。
薛定谔猫是由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
设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面,放着一只猫。在箱子的一角有一个装有毒气的瓶子,瓶子是封闭的。另外,还有一个放射性原子核与瓶子连接起来,毒气瓶的封口会被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发出的粒子给打破,放出毒气,杀死猫。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放出粒子的概率是一定的。
比方说,在1个小时内,放射性原子核将有50%的概率发生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