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佛影西来(7/1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七章 佛影西来(7/13)

孔昭文走上前来,打断了两人的争辩,声音温和却带着坚定的力量:“各位,既然冀州鼎和四色息土之间的联系如此重要,何不暂时搁置我们的争论,转而投入到对古籍的探索中去呢?无论我们的看法如何,只有通过对知识的深入挖掘,才能揭开真相。”

    众人都转头看向孔昭文,感受到她提议中的理智与冷静。她继续说道:“古籍中或许蕴藏着与冀州鼎相关的线索,能够为我们的讨论提供实证支持。无论是支持张牧野的想法,还是反驳李青莲的质疑,只有在获取更多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李青莲听了这话,微微皱眉,心中虽然仍有不安,但她知道,探索古籍是个明智的选择。孔安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孔昭文说得对,只有通过实际的研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古代智慧。”

    张牧野心中一松,心想着或许这正是个好机会去验证自己的观点。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好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那些古籍。或许在其中,我们能找到冀州鼎的真正意义和四色息土的奥秘!”

    在众人的一致同意下,气氛渐渐缓和,争论的火焰被知识的探索所熄灭。带着对未知的渴望,他们决心一同踏上探索之旅,去揭开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秘密。

    众人来到古籍馆,宽敞的空间里,书架如林,珍贵的典籍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探索。微弱的灯光透过古老的窗棂洒在书页上,映出岁月的痕迹与知识的光辉。张牧野走在最前面,心中满怀期待,渴望揭开冀州鼎的秘密。

    在一间藏书更为丰富的密室中,张牧野找到了一本封面泛黄的古籍,书名隐约可见——《冀州古器传》。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文字流畅而古朴,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快看这里!”张牧野激动地呼唤着李青莲和孔安宁,指着一段文字:“冀州鼎,乃是由古代工匠以特殊的青铜合金铸造而成,传说其材质中蕴含了来自星辰的能量,能与自然之力共振。”

    李青莲走上前,目光聚焦在字句上,眉头微微舒展:“所以,冀州鼎不仅仅是一个器物,更是一种能量的载体?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它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出现,连接各种古代智慧。”

    “是的,”张牧野继续深入阅读,“书中提到,冀州鼎的铸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特定的天象和自然元素的配合。工匠们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宇宙中的能量进行冶炼,这使得每一个冀州鼎都独一无二,承载了其铸造时的宇宙记忆。”

   

本章第7页/共1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