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清明(二)(3/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十四章 清明(二)(3/5)

上小毯子之后,拿一只手握住橘子一只爪子,才安心地闭上眼睛。

    橘子打了个呵欠——看吧,它就说,猫对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真是没办法。

    接下来的几个月,杨瑾娘大多时间都在卧床休养,贞仪很少去书屋,大多时间里只在阿娘房中习字算数。

    王锡琛也很少外出,专心照料妻子的饮食用药,顺带着指点女儿功课。

    这一日,王锡琛从外面回来,脸上有久违的安心笑意,他手中拿着两封信,一封已经打开过,是来自吉林的:“父亲让人捎了信回来,去年十月已抵达戍边处……”

    吉林苦寒,历来死在流放路上的人不在少数,幸而王者辅于去岁清明时动身,恰避开了寒冬赶路。

    杨瑾娘很松一口气,贞仪也很雀跃。

    王锡琛将另一封信交给妻子:“瑾娘,我先去母亲那里,晚些再帮你读信。”

    杨瑾娘点头催促:“快去,你该先去母亲处的……快些去吧。”

    贞仪想跟父亲一起,却还是留下了。

    杨瑾娘笑着说:“想去便去,听一听你大父的消息。”

    “我留下陪阿娘。”贞仪向来很有主见:“等阿爹回来再问……阿娘,我来给您读信吧!”

    贞仪今年满八岁,数百个常用字已经认得很熟了。

    见女儿乖巧体贴的模样,杨瑾娘欣慰点头:“好,让阿娘听听贞儿都学会哪些字了。”

    这封信来自江西,杨瑾娘的姐姐杨婷娘的夫家在那里。

    杨婷娘也不会写字,信是托人写的,有些应是杨婷娘自述,偏白话,夹杂土话。有些应是写信者简略了,偏书面官话。用词两相混杂,好在也不难读懂。

    起初所言多是琐事,只说身体好些了,家中境况时好时坏,长女定下了亲事等等。

    末了提及一句,去年又诞下一女,为家婆所溺。

    用词平直没有述说心情,仿佛只是在提及一件很平常的事。

    杨瑾娘心间发颤,怔怔然低语道:“我已然是十分好命的人了……”

    说着,看向贞仪:“我的贞儿也是极好命的孩子。”

    想到那个未来得及看一眼的“小女儿”,杨瑾娘牵动伤心事,又忧心家姐在娘家的处境,不觉又红了眼睛。

    听得淑仪前来看望,杨瑾娘才赶忙擦去眼角的泪光,将信收起。

    贞仪已有些日子没见到大姐姐了,大姐姐看起来瘦了许多。

    淑仪和温以衡的

本章第3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