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惊鸿客老师(3/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8章 惊鸿客老师(3/5)

仅继续搞文学,还要搞最纯的纯文学。不搞通俗文学,不搞“故事”,而是要把要把全国艺术品质最高的作品拉到《儿童文学》里来。

    成就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完全不儿童”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那时登载过什么样的作品呢?

    《青春流星》,讲了一位被家长老师寄予厚望的高中女生,因为压力过大在奥数比赛上作弊,被抓了。结局是这位女生选择了自 S。

    还有饶雪漫的《谁可以给谁幸福》,情节是一位 16岁少女因为被抢劫重逢了童年好友,因此产生了一段纠葛的关系。给了很多当时还完全不知道“青春伤痕文学”为何物的读者很大震撼。

    《儿童文学》设过一个科幻栏目。

    刘慈欣在上面登载过《圆圆的肥皂泡》一文,故事主体是利用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进入内陆,从而调节气候。

    05年后,在电子游戏还被污名化为“电子海洛因”的时候,《儿童文学》就登载了不止一篇网游小说,主题大多是玩家打破了第四面墙。

    有《亡灵骑士录》,讲了一群玩家集体变成了 Boss,结尾有“从不接触网络游戏的人,知道有那样一个世界吗?”这样的句子。

    还有《圣域传说》,内容是一名玩家在游戏中带领 NPC利用 Bug毁掉了游戏,最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别人设计出来的游戏。

    前者取材自《魔兽世界》,后者的背景是《仙境传说》。

    很多在《儿童文学》上登载的短篇小说,后来都被改编成了长篇作品。

    比如上面提到的《谁可以给谁幸福》,改编为了长篇青春小说《我要我们在一起》;《圣域传说》改编为了“校园幻想作品”《圣域的传说》。

    “有点意思!”夏天赞道。

    说实话,这种忽然得到某种事物多年以后的信息,给夏天一种别样的感觉。

    这好像是一个不小的优势啊!

    ……

    9月到了,夏天拿到了《儿童文学》邮寄的样刊。

    这一期《儿童文学》的封面,就是夏天那副《咕咚来了》水彩画。

    上面还写着:作者惊鸿客,封面惊鸿客。

    夏天翻了翻,挺好。

    看到自己的文字出版出来,还是挺振奋的。更别说还有四块钱稿费呢!

    夏妈:儿子,你稿费放妈这儿,妈给你存着!

    啊?这年头就有这种借

本章第3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