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耐苦,更脆弱。”
“南北君,汝八月末九月初来校注册研究生时,将更有感慨。汝今唯一好职,乃小龙所提,为志愿者一月,有食宿,月薪三千,是耶?”
“他职亦试寻之,一者难觅,二者得之未必能如老师推荐之效,或尚不能自给自足,甚至为负,对耶?吾先预言至此,三月后再论如何?”
“此为一情。”
“又有一事,南北君,吾言己事,非高大之论。汝等所见皆老师高大之面,对耶?南北君,汝此时,老师在成都购二手摩托,跑摩的两年,真实之事。”
“吾言南北君,若九月为上班挣钱而活,只要不违道德法律,凭己勤劳,合法之收入皆可取。若达此境,则汝博士、研究生阶段,人生思想已过关,否则皆为空谈。”
“吾先言此,汝等所见皆电视剧中高大之事,坐于写字楼,着西装,喝咖啡,与美女谈恋爱。然生活艰难。”
“南北君,汝先自寻工作如何?因老师亦有教训,曾为前几届学生找工作,若彼不自寻,吾推荐之职,事后复盘,彼言吾推荐之职更佳,然彼不自寻,无对比,轻易离职,可惜。”
“吾初亦不知,须有对比方有感。”
“又及汝言奶奶之事。”
“吾当时亦言,能理解汝之孝心。但首要任务是生存。无论父母、奶奶、爷爷或其他亲人,最大之孝心乃不添乱、不抹黑,常报喜讯,望子成龙、望孙成龙。若两手空空、愁眉苦脸,反增其忧,乃大不孝。”
“南北君,汝懂吾意否?数月前,吾路边与汝通话近一小时,大致此意。”
“吾再重申,至今吾三人乃普通朋友,非学校契约关系。吾乃汝长辈、朋友,可信赖之友。汝愿听吾建议,此乃吾个人观点,未必全对。”
“若南北君问吾建议,吾望汝对父母、长辈之最大孝心乃捷报频传,发展愈好。”
“第一步,不问家要钱。”
“第二步,若家中有难,如姊读研,汝能资助。”
“最后,能给予父母钱。”
“此甚难。”
“南北君,汝此念甚好,不欲增家负,善矣。”
“若与吾相处三五年,汝仍向父母要钱,婚后向妻要,非吾生徒,非同道人。”
“男儿当立志”,南北各殊途,西东亦异路,幸遇贵人至,未知良师否?有诗云:
南北西东路不同,贵人指引心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