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小阁老为何儿子死了,还要亲自到浙江一趟来敲打这些官员。
小阁老的道理是没有错的,改稻为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落到实地,会起到怎样的效果,谁都没办法保证。
高翰文也开始理解小阁老在严府跟他深谈时候,说的那两京一十三省的担子有多重了,眼下浙江改稻为桑的担子他只是背了一背,就一身的汗。
也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劳其筋骨并没有那么简单。
高翰文虽然心中有一丝害怕,但是更多的也是对小阁老把如此重的担子交给自己,对自己这份认可的感动。
小阁老临走的时候把事里事外,面上面下的东西都跟他说了,也说了这改稻为桑的凶险,是他自己跪在小阁老面前说了,这件事办不成,他宁愿投江自尽。
等到了浙江,又有小阁老安排的沈一石帮扶自己,小阁老日理万机可自己写的信,每一封都不落下的回复,所有的疑问,自己想到的,没想到的,都一一解答和叮嘱。
虽然小阁老劝他害怕了可以回来再等机会,但是高翰文越是看了这样话,越是决心一条路走到底。
“小阁老大恩大德,学生无以为报,尊尊教导,常在耳旁,难以忘却,若事此时不能按照小阁老做嘱托下顾百姓,上体国难,学生高翰文有何脸面再见小阁老,学生亦是废人,甘愿引颈待戮,以平浙江百姓。”
高翰文心中的书生升气起来,反倒看轻了之前因推延改稻为桑而调走的胡部堂,下定决心自己绝不学那胡宗宪。
哪怕自己就是死,就是背了改稻为桑逼反民众的恶名,也绝不牵连小阁老。
祁东楼看到这封信,便知道,高翰文虽然书生眼界,但是可用了,这样的人也不能真让他给自己死在浙江。
-------
今日还有更,抽包烟回来再码
唯一幸运的是小阁老器重自己,自己往京城的信,总会有小阁老批注的各种叮嘱。
这点高翰文做的就比较好,知道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要汇报请示,
渐渐地他也明白了,没有什么出淤泥而不染,你要想改变这个朝局,就要先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朝局,再去想办法改变它。
可已经适应了,那又为什么要去改变它呢?
书香世家,进士及第,以探花的身份进翰林院,普通人若是能做个高翰文不止是祖坟冒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