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嫂的“小舅舅”(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章 大嫂的“小舅舅”(3/4)

但想到有朝一日,也要像父母那样远游,又隐隐升起了莫名的躁动与兴奋。

    “好,好,只要我的少姝回来,妈妈是永远在这里等你的。”思霓通达的微笑着,她也不再说什么,拢住滚到怀里的女儿,一下下,坚定而温柔地拍打着她的薄背,就像在她更小的时候所做的一样。

    众所周知,王文娟母亲的娘家,乃颍川士族钟氏,少姝顿生亲切,却不仅仅是由于这拐着弯儿的姻亲之故。想汉末纷乱之际,颖川的陈氏,荀氏与钟氏等“在野”名士,在党人遭到弹压的艰难时期,仍然深谋远虑,互为奥援,后来更是贡献才智,辅佐武帝,成为力挽狂澜、平定天下的士族中坚,着实引人敬服。

    (汉末动乱: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慑于黄巾之乱,担心党人与黄巾联手,于是解除了“党锢”禁令,改弦更张,将此前被弹压的党人及在野名士征召起用,所以说,后来新时代的贵族,并不是东汉时代的贵族,反而是在被 弹压的清流名士中诞生的,而企图扼杀他们的外戚宦官之流,早已随着东汉朝廷走向了灭亡,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在郭林宗等品鉴大家们倾注毕生热情所“认证”推举的名士群体之中,悄然孕育出了扛起下一个时代的力量。)

    “远道……有多远?”隐下心头汩汩冒出的思疑,少姝旋即敛声屏气,毕恭毕敬地随在大姐姐身侧,向堂上的贵客逐一躬身施礼。

    少婵介绍的第一位是头戴小冠,宽衣大袖的世家公子,姓钟名会,字士季,是钟繇太傅的幼子,称此人是大嫂的“小舅舅”。

    少姝洋洋得意,自以为说对了。

    “我来问你,人所至爱的一定得是最美的吗?”

    厅堂传来一把银铃似的笑声,少姝精神一振,不是少婵还能是谁?

    “妈妈,我回来了。”抬眼见到一屋子人,有男有女,个个衣饰华丽,少姝着实有些眼花缭乱。

    她话音刚落,已被满面春风的少婵上前拽住:“少姝快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等你许久了!”

    但等少姝真正领悟或一次次加深对妈妈这番话的体味,那也是在多年之后的事了。

    这日亭午刚过,少姝从陶复庐返回,刚与尹毅分手,折下水沟来,她便留意到院门口树下停着两辆装饰考究的马车,还有数名一式衣着的仆从,手肘相抵,中规夫矩地伫立等候,甚至还有若干沉着健壮的佩刀侍卫——一望即知并非普通等闲家门的排场,她脚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做学问可不是简单地堆砌啊,因此郭门生徒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