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嫂的“小舅舅”(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章 大嫂的“小舅舅”(2/4)

的幼弟,母亲是钟繇之妾张昌蒲。钟会精通玄学,撰写了三卷本《易无互体》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是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最遭人诟病的便是在嵇康之死中充当了一把小人角色。)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曹魏大臣,钟皓曾孙,钟毓、钟会之父。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后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陈氏:指陈寔一族,这里更多的是指陈群,他是陈寔之孙,陈纪之子,字长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荀氏:指荀彧和荀攸,这叔侄两人都是曹操帐下名士。荀彧字文若,他的才智《三国演义》里有所呈现,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故人敬称“荀令君”,遗憾地是最终因为其名士的正直情操,坚决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调离了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荀攸字公达,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据说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王浑妻钟氏:字琰,颍川人,魏太傅繇曾孙也。据《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王浑妻锺氏》记载:“琰数岁能属文,及长,聪慧弘雅,博览记籍。美容止,善啸咏……”可见此等名门闺秀,是货真价实的美女加才女,为写作需要,改为她与钟会是一代人,其女王文娟,在文中称钟会为小舅舅,大舅舅是钟毓。)

    见少姝不明所以的张大了嘴,思霓点了点头:“不一定,因为这妥妥地是两件事。最美的,也许始终在那山外的山,天外的天,亦或是,已经全数走入了梦一般的回忆中,但是一个人心中至重至爱的地方,还是滋养过他的桑梓之地吧?等你日后去游学了,也应切身体会每一处的山水,就像渴望认知的家园山水一样,就像初读典籍中的圣贤言语一样,深长地吐纳融汇同异之处,悉心地探寻他们的过去与当下,唯有如此,才能某天回过头来,真切认得生你养你之地,假使身在异乡,也因有所归望而充实着力量,此心安然。”

    “做什么要身在异乡,我就算出去了,自然转一转就要回家的,妈妈在哪里,少姝就最最待见哪里,咱们才不会分开。”少姝笃定地禀明决心,或者说是她尚且处于朦胧之中的使命感;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