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跨越山河的握手(第一更,求订阅)(4/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33章 跨越山河的握手(第一更,求订阅)(4/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丢掉东欧的盟友,苏联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糟糕。

    而现在,赫鲁晓夫更是和南方的东大发生了矛盾,他在东大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这让赫鲁晓夫紧张。所谓“未战而先损大将”,这对苏联的称霸事业是个打击。

    在半个月前,这款远程客机才刚刚通过验收,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交付使用,但赫鲁晓夫还是兴冲冲的坐上了它,开始了他的南洋之旅。

    要知道他前往南洋出访的旅程一拖再拖,就是因为飞机——没有合适的飞机,他怎么能去南洋呢?

    难道坐图104去吗?

    首先,美国几年前就开始放松对东欧国家的限制,允许移民,允许文化交流,这让很多东欧人接触了西方思想。这种潜移默化的“软渗透”,是美国“演变”计划的开端,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为改变东欧局面而制定的战略。

    和以前激进的武装对抗相比,这种方式的成本更低,而且成功率显然更大。美国对东欧的渗透,让苏联领导层夜不能寐,因为此时苏联国力尚不如美国,而且苏联的经济数据正在从战后重建的狂飙中放缓。

    “和后面说一声,我们即将从印度上空飞过,很快就会进入东南亚。”

    在知道飞机即将进入东南亚上空之后,赫鲁晓夫将视线投向窗外,隐约的可以看到印度洋。

    这正是苏联的第一款四引擎大型客机——图114!

    这款发动机后置在远程四引擎大型客机,是图波列夫得意之作,它是在图10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研发,和图104一样采用T形尾翼,后机身左右两侧各并排安排两台发动机。

    在飞机从印度上空驶过时,飞机驾驶员阿列克谢看了一眼远方的雪山,随后又把目光放在仪表上,除了驾驶员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图波列夫的儿子,也是这架飞机副总设计师和的试飞员。

    因为这架飞机刚刚投入使用,所以赫鲁晓夫还有些不放心的,所以在出发前,图波列夫开玩笑说:为了让您感到放心,请把我的儿子阿廖沙带上,对此赫鲁晓夫自然是欣然同意了。

    于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图波列夫就摇身一变,成为了飞行员。

    那样的小飞机怎么能符合他的身份。

    所以,他一直在等着这架飞机,等着搭乘它去南洋,向南洋和全世界显示他苏联航空工业的最新成就!

    一架大型的四发喷气式客机,在南亚次大陆上空飞行着。

本章第4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