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头看着李毅安,赫鲁晓夫由衷的说道:
“你们所取得的成就确实是惊人。”
好吧,这是来自大洋另一端的认可,对于此……李毅安是不是应该感到受惊若惊呢?
但是,就他的了解,赫鲁晓夫不会只说这几句好话的。
果然,他又继续说了下去。
“但是,你们所有的成就都是建立在人压迫人的基础上的,正像你本身,你本身就是一个大资本家,这里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属于你。
在南洋繁华的的背后,所有人都在为你工作,都遭受到你的压榨,在这里,所谓的繁荣背后,除了空气是属于他们的,还有什么是属于他们的呢?”
赫鲁晓夫的语气是认真,听着来身边的批判,李毅安沉默了下来。
但是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立场,他都不能沉默,非但不能沉默,而且还必须立即回应。
于是他立即说到:
“尼基塔,生活本身就像颜色一样,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是,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苏联有苏联的,南洋有南洋的,我们不必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人。
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可以亲眼看到南洋人的生活。或许生活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它就像空气一样存在,每一天的生活都在改变,变得更好!”
面对回应,赫鲁晓夫说道:
“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频繁对美国释放善意,希望和艾森豪威尔进行对话,先缓和西方的关系之外。改善与其它西方世界成员的关系,也就成了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而作为西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南洋,理所当然的也是改善关系的重点——几个月前,来自南洋的邀请,让赫鲁晓夫看到了机会。
从沙皇时代一直到现在,他们一直渴望着把俄罗斯的军靴伸进印度洋,去感受温暖的海水。,而现在他们正在一点点的把这一梦想变成现实。
“印度,雅加达……只要再等一等,很快,这一切都会实现的。”
对于赫鲁晓夫来说,最近的几个月,他过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局势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苏联看似蓬勃发展,但实则暗潮涌动。计划经济委员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苏联会有经济问题,农业问题尤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