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开,所到之处无不惊愕,议论纷纷。
皇帝忽染风疾,竟定下了国本,更一开大明先例降旨内禅?
“哼!他?”谢廷赞并不认同,“若非广安公一日五疏,仗义之谏,身受杖责,群臣物伤,哭告午门,焉能激动圣心、鼎定国本?请受我一拜!”
谢廷赞郑重不已地拜谢他,王德完却有点严肃地摇头:“曰可,慎言!”
他想了想,转头在一个本子上记下了他的名字。
大明暮气沉沉,虽然暂时还不能辨别这些人的品行如何,但能这么悍勇,终归是多一些意气在胸的。
沉稳的老油条需要,愣头青也需要。
“不然!若非广安公先直言宫禁之事,群臣纷纷苦谏,岂有今日诏告中外?广安公不可自伤!即便不能立即起复,殿下也定然记下了广安公之功!”
慈庆宫中,朱常洛还真的刚好看到王德完的一日五疏的记录。
王德完还没开口,只听谢廷赞情绪高涨地说道:“谁人不知,鼎定国本,都是广安公的功劳啊!”
“……我的功劳?”
王德完愣了一下就哭笑不得,“圣心独断,忽然风疾,这才定了国本。就算有功,又与我何干,沈阁老此前封驳圣旨,才称得上功。”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