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写得好。
是董其昌的水平没有临摹的人高吗?
商人又怕买到假货,于是便贿赂董其昌的家臣,想要求一幅字。
结果万万没想到,家臣居然带着商人面见董其昌,董其昌还当着商人的面,当场挥毫写了一幅字。
其他的一些诸如《兰竹全性》《墨竹》《竹石图》也都是大几百万,上千万的也有不少。
倒不是说竹子越多就越贵,还是要看作画时郑板桥的心境和状态,是全力施为,还是为了应付差事,差别很大。
一般人想买一幅名人的真迹,可不是简简单单擦亮双眼就能做到的。像何仁之前鉴定的那幅《夏景山口待渡图》,就是一幅临摹出来的佳作。
在《夏景山口待渡图》题识的董其昌,他身上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当年有一位巨贾想要买一幅董其昌写的字,但是董其昌的身份特殊,官居要职,一般的商人想要求字基本不可能。
这里伪造临摹的,正是王羲之的作品。
后来临摹的那就更多了,而且古代文人墨客也多,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有些临摹的作品甚至能够以假乱真。
郑板桥的竹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他在七十岁高龄创作的《七贤图》,描绘修竹七枝,以七竹比喻七贤,颇有一副刚正和倔强不驯的傲气。
这幅《七贤图》在六年前,创造了三千一百多万的天价。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