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朝周伟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这小子也在看他,而此时《墨竹》的价格已经被叫到了一百八十万,叫价的正是钱兴昌。
陈铮也回头看了一眼,嗤笑道,“钱胖子还真是什么都不懂,他身边那个小子应该是他请来的专家吧?怎么也不拦着点?”
“专家之间亦有差距。”徐青杰笑着说道,“那小子叫周伟,是王岩的关门弟子。老何在电视节目上赢过他,老何手上的沉香还是从那小子手里赢过来的。”
“哦?”陈铮眼睛亮了,“看不出来啊,徐二狗,你眼光还挺好的。”
“那是,谁都能和小爷交朋友吗?”徐青杰本来也想来个战术后仰,仰到一半才发现不对,“陈钢蛋,你特么再叫我徐二狗,小心我跟你翻脸!”
此时《墨竹》已经成交,拍下来的正是钱兴昌,何仁心思动了,他想着要不要提醒钱兴昌一下……
何仁点点头,“就算不是其他人临摹的,也是郑板桥的敷衍之作……等会儿。”
何仁还是看出了问题。
商人大喜,又送上一笔不菲的润笔费,并把得来的字挂在客厅里,每个人来了他都要吹一下牛逼,大家自然也都拍手叫绝。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商人有事路过董府,恰逢董其昌回家,商人一看大惊失色,这人和他之前买字的时候见过的那个“董其昌”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董其昌见状好奇,便派人上前询问,得知原委之后心中恼火,为了名声,他便主动给商人写了一幅字。
当然不是,这就是状态和心境对书画作品造成的影响,现在拍卖的这幅《墨竹》就有点这个意思。
面对陈铮和徐青杰疑问的目光,何仁解释道,“这幅画有妖气。”
两人还是懂一点古董文玩的,尤其是徐青杰,他有些惊讶,“赝品?”
这也是鉴定书画作品时最大的难点,有时候那种应付事儿的作品真不如有功底的人临摹出来的像真迹。
临摹和名人字画造假,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论书表》中就有记载,“轻薄之徒,锐意摹学,以茅屋漏汁染变纸色,加以劳辱,使类久书。真伪相糅,莫之能别。”
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字,自然不可能是全力施为,大概比敷衍之作还要敷衍。结果就是董其昌本人写出来的字,还不如之前那个假冒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