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赵学宁构建了天京的中央政府。
这个政府以大总统为最高行政军事首脑,总领一切日常行政事务,往下直接对接各部,对各部发号施令。
总体来说,大总统可以决断国家军政大事,掌握庞大权力,这些权力确保了天京中央政府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具备真正的实权。
但与此同时,他又设下司法院和立法院作为国家法律机构,专门决断司法和立法相关问题,有关这些问题,除非战时和其他危机紧急时期,否则大总统也没有制度上的权力可以干涉。
这一点,赵学宁并没有妥协,而是把这一条写在尚未完成的《兰芳宪法》之中。
尽管这一切只要他自己愿意,就能随时改变。
可他是真的想要建立一个共和国的。
虽然他的部下们、国民们并没有类似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大家基本上都还在传统思想中遨游,少数欧洲人部下也都生活在王权社会之中,对共和的理念并不清晰。
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建国条件。
他们孤悬海外,内部并没有深受欧洲传统熏陶的传统封建贵族的掣肘,这是他们能够建立起新体制的重要外部因素。
与之相比,法国就倒霉的多,好不容易让路易十六摸不着头脑了,结果周边一票王权国家吓坏了,赶快联合起来搞了六次反法同盟大举干涉,愣是不让人家共和。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学宁既不幸又幸运。
不幸的是,那个最强的传统专制国家就在他的北边。
幸运的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垂垂老矣,没有太多的精力干涉外部,基本放弃了影响力外溢,转入内卷模式。
尽管条件苛刻,赵学宁也坚决的否决了称王称帝的声音。
赵学宁决定兰芳共和国的最高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为大总统,大总统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但是不世袭。
大总统原则上由选举产生,至于具体的选举办法,以及大总统的任期,并没有确定下来。
因为共和国草创,很多赵学宁设想中的机构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先例,所以相关制度只是停留在赵学宁的手稿阶段,并未决断立法,甚至什么时候能付诸实施都有待商榷。
于是乎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