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兰芳在建国之初就在经济方面成功和三省沿海之地的走私商人扯上了关系,与他们做了很多贸易,粮食啊,铁器啊,铜器啊之类的,大家合作得很愉快。
有钱一起赚,哥俩好啊四季财啊,这些以商人身份为掩护的兰芳情报部门人员与不少三省之地的走私商人结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一开始兰芳情报人员觉得关系处的差不多了,可以稍微深入一下把他们发展为兰芳的地下情报人员了,结果才发现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弘历的恐怖统治给天下万民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只要情报人员稍微谈及一点点政治内容,谈及一点点和弘历治国有关的内容,这些走私商人都会面色大变,赶快捂住兰芳人的嘴巴,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以免遭罪。
不要命辣!
怎么还说啊!
不怕被人听见啊!
更有甚者之后就不再和兰芳情报人员合作走私,离得远远的,似乎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不对劲的东西。
后来兰芳方面才搞清楚,对于此时此刻的走私商人们来说,搞走私可以,被发现了,还有的说。
多花点钱打通关系,免不免罪不好说,但是只要给钱多,甚至还能找人顶罪,代替坐牢,自己继续过自己的舒服日子,接着走私,接着赚钱。
但要是触及到政治的范畴,别说花钱了,搞不好连你三族都能给捎上。
朝廷动辄一招三族消消乐,降维打击直接从紫禁城远道而来,不惜一切代价把你摁死。
到那时,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一人好走,三族那么多人,怎么走?
故土难离啊!
也因此,陈启隆主导的情报部门一开始还想着与沿海各地的官员拉拉关系,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官员的协助,后来意识到,一点用没有。
官员可以很愉快的和伱一起搞钱,甚至为你开绿灯、开后门、打掩护,什么都可以,甭管多丧心病狂甚至是渎职,只要搞到钱,万事皆可说。
但就是不能谈政治,谈一点点,就没有下回了,甚至还可能有杀身之祸。
清帝国官方对于兰芳这种外部势力,当真就成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一块铁板。
一块由恐惧辅助铸造而成的坚硬的铁板。
为此,兰芳情报部门在赵学宁、陈启隆的组织下开了不少次会议,最后大家商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