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紧走两步,开了门绕过屏风,就见李惟俭只褪了外氅,内里的衣物还不曾更换,就捧着一本三字经,用着铅笔在其上勾勒着。
须臾,李惟俭将三字经递给晴雯,笑道:“你瞧,如此一标注,你不就会读了?”
晴雯将信将疑接过来,蹩脚地读着拼音:“人~之~初……性~本~善,咦?果然能读了。”她放下册子,一张狐媚子脸上满是雀跃:“四爷这法子果然有用。只是,眼下只会读,还不会写呢。”
李惟俭道:“回头儿我寻了字帖来,你照着临摹就是了。”转头,颔首笑道:“红玉回来了?”
“四爷。”红玉唤了一声,上前道:“方才春蝉、云芝去领炭,只领了二十斤黑炭回来。我寻思去找吴嬷嬷说项,半路听了信儿,只怕这般刁难是因着昨儿晚上的事儿。”
李惟俭面上笑容不减,施施然在椅子上落座,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才道:“那你打算如何解决?”
红玉就道:“吴嬷嬷那儿只怕说不通,不如迟一些寻她手下几个婆子,使了银钱,总能管用。”
李惟俭极为赞赏道:“看看,这不是很好嘛?以后这等小事儿就照此处理。”
红玉喜滋滋应了,一旁的晴雯却咕哝道:“歪门邪道!”
不待红玉说什么,李惟俭就道:“寄人篱下,我又不想低头,就只好破财免灾了。”
红玉得意瞥了晴雯一眼,随即道:“四爷,我去取晚饭。”
红玉扭身而去,晴雯便打了温水,投了帕子递给李惟俭擦脸。李惟俭胡乱擦了一把,心中极为雀跃。
此番与工部尚书古惟岳相谈甚欢,虽得了个推诿不得的差事,却可趁此机会管中窥豹,一观大顺如今的火炮工艺。
他心里想着事儿,不觉有些出神,晴雯便在一旁默默读着三字经上标注好的几十个字,努力记忆下来。
过得半晌,红玉提着食盒进来,说这一遭果然又受了刁难,明明灶上热着虾仁鸡蛋羹,柳嫂子却偏说没了。红玉给了一钱银子,那柳嫂子才偷偷给了碗没虾仁的,还嘱咐红玉不要外传。
红玉摆好碗碟,苦闷道:“如今吃饭要使银子,烧炭也要使银子,这般下去莫不如自己花银子过呢。”
李惟俭回过神来,就道:“晴雯不会做饭,你可会?”
红玉摇头,李惟俭就笑:“那总不能让我做饭吧?”
红玉叹息一声,又道:“四爷,方才得了个信儿,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