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谈不上谋反吧!
人性总归是自私的,这些内宗将领一听要撤掉自己,第一反应就绝不答应,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比那些外宗要差,撤掉自己就能打赢?既然密令上说的这么清楚,他们相信,宗主一定考虑到了这边的情况,难道这曹莽还能比应无惧更有能力?
从军事角度来说,应子突的军事战略非常正确,至少他个人是非常支持的,对于目前双杀宗的困境,这招好棋确是破局的关键,不过,作为一个军事大家,一个成熟的战略还需要统筹考虑。
比如密令是要求他集四军之力,全速扑向宋城,从战略角度来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战争要考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绝对不能一以贯之。
首先,被撤换的那些将领大多有内宗身份,这种做法放在一个领军在外的统帅身上,怎么看都像是在借机清除异已,又有前者上官子游的教训,在这种关键时刻,绝对会被双杀宗冠以叛军之名。
其次,密令上说的很清楚,要求的是全军出击,不惜一切代价合击宋城,而曹莽的选择是半军出击,还畏首畏尾,简直是在明着抗旨。
若曹莽的身份换成应弈,大可打着内宗身份,行先斩后奏之权,那些被撤的手下也不敢置疑,毕竟身份代表屁股,可曹莽这个外宗却不能,先不说应无惧相不相信,光这些内宗手下就会谋反,一旦下达这种命令,恐怕第二天他就成了光杆司令。
同时,他计算过圆月军的战力,一军断后,压力极大,一旦被烟赤侠识破,必定发动猛攻,如此一来,最后到达宋城的军团最多不超过两个军,但加上东部一个军,和天水碧一个军,仍然有四军之力,夹击浪七,速破宋城,仍有很大希望。
如此务实而且正确的选择,曹莽却犹豫了,因为这在政治上,是个极其愚蠢的选择。
曹莽不是烟赤侠,只会打仗,在常年被打压环境下,他还学会了自保。
战争中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投降,要么战斗,可对眼下的曹莽来说,其实还有很多选择,此事无关忠诚,而是屁股决定身份,身份看着屁股。
如果他有个内宗身份,或者是应无惧的亲信,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配合应无惧的军令,做出一系列军事调整,为夹击浪七做出最准确的安排,而这其中必然包括撤换一些所谓的内宗军官,以曹莽的眼光,很清楚这些人一天坐在这个位置上,他的军令就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