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2 约克公司事件完后反思和奥贝伦的由来(2/2)
底色 字色 字号

小结2 约克公司事件完后反思和奥贝伦的由来(2/2)



    关于奥贝伦这个名字,其实灵感早于烈日支配的世界。奥贝伦的灵感来自《仲夏夜之梦》里的奥伯龙,一夜的不合理终成一场梦,这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之一。



    然后才有的烈日的发散思维,具体过程是从“仲夏”这个字眼开始,然后联想到了夏天,然后再联想到了《饥荒》里那个折磨人的夏季(我还是新手玩家的时候被晒死了不知道多少次)再结合我本人极端怕热。



    结果就是,干脆就把背景弄成一个烈日和光明支配的世界好了。至于战斗型侦探,嗯......算是一个一直想写的题材,一方面是希望解谜者自给自足,把抓捕乃至歼灭工作也给做了,但另一方面又希望以侦探这个身份保留住一点时代感的醍醐味。



    毕竟,侦探把凶手连同一票相关人士一起撕了的掀桌感还挺不错的。



    但这两者间很难做出平衡。因此,第一部分我打算重战斗轻推理,第二部分反过来,在第三部分寻找平衡。



    (其实是因为,在大纲里第二部分不重推理不行,不是剧透)



    奥贝伦的背景想必能很明显地看出是在参考1920到30年代左右的老米,混进了不少现代流行文化和名著的思考,卡内基王朝和安德鲁王这两个名称一开始想出来完全是恶搞的,那是20世纪初世界钢铁大王的名和姓拆分,所以才会是铁之王。



    事后完善的年代也有一定讲究,烈日历元年对应的是1787年制宪,而卡内基历元年对应的则是1776年独立宣言。



    顺带一提,奥贝伦地表的印象基调取自堪萨斯州。算是对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个地区。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