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嘴上信奉实用主义,内心信仰理想主义!(1/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1章 嘴上信奉实用主义,内心信仰理想主义!(1/4)

    “啪啪啪啪!”全场掌声雷动!

    “回到作品本身,我们来说一说这段历史。

    或许有些观众好奇,为什么是“最后一次”!

    因为故事发生在公元790年夏,西域只剩龟兹和西州两座城池,转账就发生在两城之间。几个月后西州守军几乎全军覆没,大唐西域实际上只剩一座城池,此后再也无需发起转账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西州即将全军覆没,转账还有什么用?

    残兵有句台词“这点钱有什么用?”,一点点军费,渺小的个体,对于几十万敌军确实没什么用。但,无数普通人愿意为没什么用的使命付出努力,这样的文明才能一次次的重新站起来。

    短片里面老兵和乞丐聊了起来,他是驻守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的兵,因此知道的上层消息肯定比于阗的兵多。

    老兵说郭将军,说的是郭昕将军屡次派人回长安都失败了,有一次终于联络上了,没想到连年号都变了。

    这里说的是公元781年,是唐德宗建中二年,郭昕和曹令忠派人绕道关系较好的回纥返回长安,在位的唐德宗这才知道,原来失联十五年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居然都还在坚持战斗。

    但是,此时大病初愈的唐朝无力派兵增援,唐德宗只能给了两位将军所有能给的封号,曹令忠被赐名李元忠,封为北庭大都护兼北庭节度使,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和安西四镇节度观察使,后任节度使,属下官兵均破格提升七级。

    已经重病卧床的郭子仪还在世,他听说自己的侄儿还活着而且在安西坚守了十五年,不禁老泪纵横。

    谁也无法知道,在吐蕃大军压境的那一刻,已经垂垂老矣的郭昕,在战场厮杀一生的将士们最后命运何去何从。

    只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用热血书写了传奇,将生命注入了这片土地。

    就像短片最后说的,是什么,让铮铮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兵?为什么,几袋铜钱需要用生命去守护?一切答案,都在军歌里,飘于大漠与星空。

    华国人,从未改变对使命的信仰。

    还有一点,老兵说:现在算起来,应该是建中十一年了吧。

    但是实际上,建中这个年号只用了四年,由于安西和长安隔绝联系,他们不知道年号又换了!

    最后,短片的这位白发将军的身份,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我此前提到过的郭昕,但是显然并不是,郭昕是安西大都护,此刻在龟兹城呢,当然也不是北庭大都护李元忠

本章第1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