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平平无奇?(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4章 平平无奇?(3/4)

以,也就黄占稍微关注一点。

    见李欢迟迟没有写出来,这会儿网友们也不抱有任何期望了。

    



    可惜的是,他看了好几眼李欢的直播间,发现,李欢依然没有写出一字半句的。

    心里头不免有些失望的同时,又忍不住哑然失笑,再有才华,也不可能真的样样精通啊!

    甚至黄占还觉得,这个李欢,看来应该是同道中人,不然为什么写那种诗他就才思敏捷,写这种诗就难以下笔呢?



    不过,这也是寻常,毕竟是即兴创作,而且还是命题写诗,本身就非常考验积累和急智。

    文不同理,不是说你掌握了就一定能写出来的。

    李欢虽然之前两首诗搅局,但是毕竟不能算是什么千古名篇,还不至于真的砸了大赛的场子。



    对于接受这个时代的教育的大众来说,大家对韵脚之类的,还是比较熟悉的。

    而这些人能从全国数万报名人数当中脱颖而出,走到全国三十二强,自然写诗对于他们来说,不算难。

    可是还是那句话,易写难精!



    这反倒是让他越发地想要认识一下这个有趣的人了。

    选手里面三十二人有二十四人陆陆续续写了出来,当然有不错的诗词,可是同样的也有差强人意的。

    



    因为李欢之前的两首诗都很对黄占的胃口,而且他两次都是速度很快地就写出来。

    自然而然地难免让他也产生一些期待。

    



    很快地一首首巾帼诗就新鲜出炉。

    但是结果就如同黄占和袁世光说的那般,易写难精!

    



    大环境导致,他们天然的在这方面耳濡目染。

    可是现代呢?现代的教育,诗词歌赋或许也会学,但是却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部分。

    所以,自然而然地,会有差异。



    其实古人能写出那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止是因为本身才华横溢,同时也和他们的经历,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在古代,虽然科举考试诗词歌赋的占比不大,或者以行文,策问为首,但是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学习诗词歌赋。

    



    “巾帼诗好写,但是想出彩,难,难,难!”黄占也不无感叹地道。

    “的确如此!”袁世光也不由点头。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