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10章 不可坏了规矩!(2/3)
在这些举子中也只能算个中游,毕竟自己忙于政务,没办法和这些学子终日沉浸在书山里面。 可是今日的题目是论大周之振兴,对于李阳这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来说,想表达的东西真是太多。 李阳不顾科举文题八股限制,抬手写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而国富,少年强而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这开篇用的是中国少年说,是李阳胸中不吐不快的抱负! ↑返回顶部↑别人写这篇文章都是思虑再三,遣词用句的时候简直是搜肠刮肚,穷思竭虑,生怕被挑出毛病。 而李阳却是笔走龙蛇,越写越是酣畅淋漓,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这张答卷上不仅有对国家的期许,还有具体的改革政策,包括了全国开展义务教育,减轻税负,调整基层官吏任免制度等等。 不知不觉,案头上放的三张白纸已经全部写完,胸中却还有千言万语要说! 按照规矩,殿试答卷是有固定的文体格式,类似于八股文章,绝不能自行任意发挥,甚至连篇幅都有严格的规定。 可是李阳又怎会被这小小的规矩束缚,当即吹干墨迹,把三张卷子扣了过来,在背面又挥毫写了起来。 其他的学子都忙于答卷,自然是看不到,可是在场监考的两名礼部官员都暗自偷笑起来。 看来都不用费什么手脚,就凭李阳不符文体格式,只此一条便可以将其试卷刷下来。 皇上名为主考,但实际上要坐在高高的玉阶上,居高临下俯瞰大殿,离着李阳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 但即便如此,李阳吹干墨迹,翻转卷子动作太大,还是被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就咯噔一下! “王喜,你赶紧过去,让李阳别写了!” 别看王喜年纪大了,眼神却比皇上还好使,刚才的一幕早就看到了,心里那叫一个着急。 赶紧快步下来,走到李阳书案之前,低声说道:“快停笔,哪有在背面写字的道理,皇上都急了!” 李阳一笑,却低下头继续奋笔疾书,根本就不管这王公公急得脑门上直冒汗。 这殿试监考的官员之一就是宋玉,看到王喜走过来,就知道准没好事儿,把刚才的话全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