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入学问题(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二章 入学问题(2/3)

殊为不易。当初为了破除封建,不惜搬出社会现实,明确说明初等小学必不准男女同校,则城镇之财力有限,势不能尽于男校之外特设女校,女儿之失学者必多。”

    “然而地方阻力重重,新政府又不好强力推行,落到实处便改成了初等小学可以同校,女子高小以上可另设女子中学、师范及高等师范,实乃无奈之举。”

    蔡远裴本质上也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宣传和实践者,在满清还未覆灭时在沪市便创办了以培养有知识、有胆识的新女性为宗旨的爱国女校,并多次呼吁“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



    蔡远裴整理了一下面部,摇摇头:“并不完全是,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活跃在社会上的所谓进步人士。”

    女性上学已是历史趋势,但随着它的发展,有些人也开始充满担忧和焦虑,表示女子接受了过多的现代教育后就有可能看不起男人,不愿承担母亲之职等等言论,时而支持时而反对,充满着矛盾。

    这种情况也并不只有我们国内独有,同时期美国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严重。一些学校很早就支持男女同校,而一些学校则改革缓慢,比如斯坦福大学招收女性时实行配额制,女性入学人数控制在500人以下,专业控制在教育、家政方面。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拒绝招收女性,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对其开放。



    蔡远裴本来想拒绝的,可闻到香味后,也发觉有些饿了,便接下了早餐:“老张家的素灌肠啊,确实有些日子没吃了,不过致远,你最好先看看我拿过来的报纸吧。”

    擦了擦嘴,程诺将桌子稍微整理了一下,打开报纸阅读起来。

    头版头条的核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重申“女禁”。



    壬子癸丑学制上的进步,已经是他最大努力的结果了。

    程诺递过去几片纸巾:“平权而非特权,本来学生就少,还要自断一臂,莫非坚持的都是那些封建顽固派?”

    



    看着还在旁边吃早餐的第一任教育总长,程诺对学制方面有些疑惑

    “蔡公,当初制定壬子癸丑学制时,为什么不明确写明中高等教育可以男女同校,现在再想改制恐怕没那么容易。”

    



    “致远呦,我这哪还有心思吃饭,早就被这些报纸给气饱了。”蔡远裴将报纸拿出来放到桌上,食指敲了敲它们:“我看社会上有些人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北平学校的自己事他们也要插上一脚!”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