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面面都是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请哪位话剧演员来救火。
如今《高山下的花环》不仅要在极短的速度内做出来,还要保证其制作质量。
这对话剧演员的能力要求极高。
台里的老编辑也在关注《花环》的录制,听说这件事以后都给钱家文出主意。
“上天津台找关山去!”一位名叫王洁的老编辑说。
关山是谁呢?
当年,咱们国家首批的播音指导,一共就五个人。
关山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天津台的播音员,和上海的陈醇俩人并称作播音界的“南陈北关”。
像是《欧阳海之歌》《红旗谱》《林海雪原》《暴风骤雨》《闪闪的红星》.这些个著作,他都演播过,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周一上午,钱家文赶到天津,在天津台同志的介绍下找到了关山同志。
钱家文一见面,就把情况给关山介绍了一遍。
“这部《高山下的花环》,是上级重点关注的项目,救急如救火,还请您帮着录一录。”
关山搓了搓手,他没看过《高山下的花环》这篇。
不过央广的同志都求上门了,他们这些老同志也很热心肠,愿意帮央广救一救火。
“咱们怎么录?”
“您先听我说。”
钱家文真是满脸急切道:“这部一共编排了12段,拢共加一块儿要录12个半小时,最好您能让我周六把这作品拿走。
为啥呢?因为下周一就播了,真是来不及了,分分秒秒咱现在都要争取。”
关山皱了皱眉,也没立马就给钱家文一个准话。
“你先给我一份原著,我拿回去看看,熟悉熟悉。”
“成,那您尽快看看。”
钱家文塞给关山一份《花环》的稿件。
49岁的关山把这份稿件揣进公文包,等回到家,他把这份平铺到了桌上,戴着眼镜一行行的认真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看完最后一行以后,已经是凌晨2点多钟了。
关山的眼睛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湿润了。
第二天早上,他就给编辑钱家文打去电话。
钱家文一接着他的电话就问,“关老师,您感觉这篇怎么样?”
“很好!”
关山一脸真诚道,“江弦这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