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送东西(1/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2章 送东西(1/6)

    “老张,你怎么来了?”

    江弦把招式一收,擦了擦汗,解释道:“不是气功,就是瞎活动活动。”

    朱琳和张守仁打了个招呼。

    江弦拍拍张守仁,“老张,是不是《花环》又出什么事儿了?”

    张守仁哭笑不得的从挎包里取出一张单子。

    “你啊,《高山下的花环》稿酬你不要了?”

    “稿酬?”

    江弦一拍脑门,“你瞧我这记性,差点儿都忘了还有稿酬这回事儿了。”

    张守仁抿了抿嘴,被这厮凡的说不出话。

    《十月》给江弦开出的当然是千字10块的名家标准。

    《高山下的花环》字数不多,将近九万字,到手的稿酬算下来也就是将近九百块钱。

    这会儿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八级工的工资那就顶了头了,一个月八十来块钱,900块,也就差不多8级工一年的工资了。

    再换个赛道,张守仁记得江弦说过《花环》这篇是他花了两个月完成的。

    两个月赚了900块,一个月也就是450块。

    这赚钱的速度,按照行政“24级工资制”,这小子月收入和3级、4级相近了。

    那可都是带“国”字的!

    “行了,我这东西给你送到了,您俩接着练吧。”

    张守仁把稿酬单送来就告辞,任江弦怎么劝说,也不再留下来喝茶。

    江弦又拉着朱琳操练。

    “你这什么怪功夫?”

    朱琳疑惑道:“要不我还是去外边儿报个气功班,跟着人家师傅学两天。

    我看北影厂好些人都去呢,小庆姐还给我推荐了个师傅。”

    “跟他们有啥好学的。”

    江弦咕哝着,翻看着手上的一部古籍,这是他从中国商店用侨汇券淘来的。

    在京城,可以买卖古董文物商店一共六家:文物商店、荣宝斋、京城家具厂、信托公司、友谊商店、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以经营古旧图书、碑帖字画为主。

    这六家收的全是外汇券和侨汇券,国人基本上买不了。

    没办法,这和这会儿古玩行业的性质挂钩。

    建国以后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面公私合营,作为私有形式存在的古玩行业已经不存在了。

    后来因为北韩和冷战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极大缩减,外汇奇缺。

    为了创汇,各地

本章第1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