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予发表(2/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60章 不予发表(2/6)

默地战斗在边陲。

    另外,他还动员他当军医的爱人柳岚,也离开了大城市来到这边疆前哨任职。”

    的一开始是一章“引子”,这“引子”是以创作者的口吻开始讲述。

    “我”显然是一名作家,前往南方采访。

    至于赵蒙生.

    凭借这短短一段介绍,一个将门虎子的形象已然在冯沐的脑中成型。

    不过接下来,江弦话锋一转。

    “在未见到他之前,军文化处的一位干事简介了上述情况之后,对我说:你要采访赵蒙生,难啊!他的性格相当令人琢磨不透。他的事迹虽好,却一直未能见诸于报章,原因就是他多次拒绝记者对他的多次采访!

    脾气怪?搞创作的就想见识一下有性格的人物!

    见我执意要去采访,文化处那位干事给赵蒙生所在团政治处打罢电话,又劝我说:同志,算了,别去了,去也是白跑路。团政治处的同志说了,三天前赵蒙生刚收到一张一千二百元的汇款单,那汇款单是从你们山东沂蒙山区寄来的。赵蒙生为那汇款单的事两宿未眠,烦恼极了!

    一张汇款单为啥会引起将门之子的苦恼,这里面肯定有文章!于是,我更是毫不迟疑地乘车前往。”

    在冯沐看来,江弦绝对是相当会写开头的人。

    一上来便干脆利落的制造悬念,把赵蒙生这个人物讲述的谜云重重,惹得读者忍不住便要接着往下看。

    接下来更是保持着这样的节奏。

    赵蒙生要给“我”讲讲自己战争经历,不过在讲之前,他又吊胃口的提出三点要求:

    1,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打扮这个朴实的故事。

    2,请不加粉饰地把故事记录下来。

    3,在这个故事中,赵蒙生和他妈妈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请不要对任何人进行美化。

    如果说要求1和要求2还好理解,要求3显然是最让读者,也是让冯沐感到困惑的一条。

    怎么会有人希望作家不对他笔下留情?

    更何况,这个赵蒙生,难道不是一名战斗英雄?

    “以下,便是赵蒙生的讲述。”

    “引子”戛然而止,的第一章开始。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一九七八年。

    我离开军政治部宣传处,下到九连任指导员。

    我原来的职务是宣传处的摄影干事,那可是既美气又自在的差事。我不过是个“二混子”。加上我

本章第2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