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脸一烫,扯开话题。
“刘鑫武骂你来着?”
“怎么这事儿你都知道了。”
“好多人都知道。”朱琳拍了拍江弦后腰,“前段时间我看着一篇文章,叫《醒来吧,刘鑫武》,写的特好,你看了肯定特解气。”
“......那就是我写的。”
“啊?”
“那文章不是在《今天》上么,我就是《今天》的成员。”
“???”
后座上,姑娘拧过脖子,杏眸望着江弦侧脸,一眨一眨。
那模样。
就像在说。
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
......
......
“没了。”
“那就是完蛋了,有戏的话会再暗示下你。”
“内参片...”施文新小声道。
“内参片好哇。”关学曾笑了笑,“外国人的电影,对咱们的文艺工作也很有启发。”
这是实话。
“试的怎么样?”
“让我回去等通知。”
“没了?”
文艺不分家,有这机会,江弦可不得赶紧抱住这位大佬prprpr的舔。
“小江作家,你这篇小说是发表在《京城文艺》的?”
“是,我现在还在《京城文艺》写作。”
嗡嗡嗡期间,译制了一大批欧美影片,为样板戏的创作人员提供了参考,如《红菱艳》。
又和关学曾又聊了一会儿,江弦瞥见门外朱琳频频探看的身影,借故出去。
“关老,江老师,今天没事儿的话就多坐坐,晚上厂里放电影...”
“放电影?什么电影?”江弦问。
他学艺极高,刨去琴书泰斗的身份,他还是“单琴大鼓”的第二代传人。
单琴大鼓后世了解的人不多,在以前是可以和京剧媲美的民间艺术。
两人坐一块聊,施文新打量到关学曾脸上满是欣赏,有些震惊。
关老这么赏识江弦?
她沏两杯茶端过去。
关学曾露出一抹怀念之色,“《京城文艺》是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