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太监总管内相戴权从旁边端着热汤走了过来,偷偷地撇了一眼内容,心头亦是震惊了那么一下,“这神京贾府的子孙竟然能够出一位如此经天纬地之文才?当真是了不得啊!”
雍太帝将手中的奏折放到戴权的手中,沉思起来,端起热汤,微微吹了一口气,喝了一口之后,看向微微摇曳的烛火,心知自己身旁的心腹大太监总管戴权从来都是一个性格谨慎的人,于是又开口说道:“说吧!朕,不会治你的罪。”
“这贾芸乃是贾府旁门,地位不算太高,自幼丧父,家中尚且还有一个老母,整日靠着给富贵人家帮工做工,维持生计,日子并不好过。我还听闻三年前这个贾芸不小心磕碰了脑袋,痴傻了有两三年的时间,而今这人开了窍,金榜高中,也算是老国公阴泽后辈。”
戴权的话语比较倾向性的替贾芸说一些好话,也是大致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说了出来,不偏不倚。
秦可卿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纸条,也是没有继续说下去了,闭上眼神回忆着之前见到过贾芸,心儿不知道怎地已然浮现出一个伟岸俊美男子的身影,想到这里,吓了她一大跳,赶忙驱散脑海里面的念头,不敢将其留在心头,随后看向身旁的丫鬟宝珠,说道:“他倒是还拖欠我一百两银子呢!等他回来,可得让他赶快将银子给还了。”
“噗嗤。”宝珠掩住嘴巴,偷笑了一声,说道:“我看啊!大奶奶,这是.......”
话语戛然而止,不敢继续说下去了,再说下去可就要犯忌讳了。
这上面的内容是关于贾芸在金陵府科举高中“县案首”的消息。
“这个贾芸,你怎么看?”
说罢,丫鬟宝珠就离开了秦可卿的房间,去找焦大去了。
.......
“真的吗?他竟能如此出息?”秦可卿闻言也是愣住了,摆放在案头的纸条上,还清晰写着当初贾芸过来借钱抵押的诗词呢!她伸出手来拿起桌案上的纸条,再次在轻声地诵读起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人心易变。”
“诗词定是极好的诗词,人也是极好的人。”
突然,外面有人进来了,传来了声音,“儿媳,可还在?”
“珍大老爷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丫鬟宝珠和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