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接连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六元及第”。
贾芸还通过跟旁边几个人的攀谈,旁敲侧击之后,心头已然逐渐清晰今天晚上的主题了。
“哎,王兄,你说这次的金陵诗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会不会真的有很多文才和高手亲自过来?”
就在行走的途中,金陵章府的章程,不由得看向身旁的同伴,发出自己心头的疑惑,询问起来。
他们这样的寻常科举学子既然都能够得到邀请,那么作为金陵府“县案首”的贾芸也必定会被邀请过来,增添今夜文人诗会的光辉和色彩。
众人皆身着价钱昂贵的锦衣华服,腰间下佩戴流光溢彩的玉佩,手持折扇,在见到贾芸之后,皆是上前来打招呼,拱手作揖,说道:“芸二爷,可是同路去参与今晚的金陵诗会?”
贾芸闻言也是转过身来,看了这个人一眼,说道:“见过诸位学子,应是同路。”
贾芸现在身上有秀才的功名,靠着第一名“县案首”的身份,本不需要参与后面的考试,但是,贾芸在得知了府试的时间之后,不由得沉思起来,打算压一手,参与府试,再去中一个府案首回来。
“六元及第”,旁人或许不敢去想这件事情,但是,贾芸身怀天赋模板,科举这一关,还真的不至于太困难,而且现在贾雨村已经上任了,这里面未必就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余地和空间。
这些童生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前途,也都只是一些最底层的童生,但是说不准这里面就能够出现一個进士及第的文才来,成为科举考试当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备受恩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更说不准还能够出几个封疆大吏级别的朝廷大员来,与这些未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提前拉拢和认识,也能够为自己未来的仕途和自己的子孙后代的未来铺垫道路。
因而,贾芸经过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才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是本次科举县试当中高中了功名的童生,甚至本次的金陵诗会还会有秀才和举人亲自过来捧场。
行走在路途当中的贾芸也曾遇到同去金陵书院参与文才诗会的科举学子。
这些金陵书院出身的科举学子在见到贾芸之后心里面也都不感到意外。
这个时间点能过来金陵书院的读书人,心头只为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