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珩跟他聊过,豆渣作为饲料,可以覆盖许多品类的家禽家畜,他们常吃的都可以。
以后还能养猪,也能放羊放牛。
江知与办事,讲究一个物尽其用。
先按照大规模养殖来划地,用不完可以闲置,反正都是荒地。好过零零碎碎慢慢扩,场地弄得乱七八糟。
开荒是靠人力,人力便宜。难民们只要有个活干,糙米糙面窝窝头,再给低于市价的工钱,熬过这阵再说。
草种更便宜,一两银子能洒满十亩地。
大启朝畜牧业没发展起来,各地散养的羊群未成规模,每年还是两国商贸往来引进多。
牛就更别提,老死病死的牛才能吃上一口。
不排除有权势的人偷吃。
这很容易操作,比如江家,农庄里就有牛。
他们真要嘴馋了,牛有很多种死法。
只是古代肉食食谱丰富,权贵们能吃各类野味,可替代品多,少有人这么干。
普通百姓家,常见的肉类就只有鸡鸭鱼猪,也很稀缺。
粮肉都是好东西,两边都要抓。
“人太多了,这样分下来,最多两个月就能把我安排的事做完。我打算抽调一批人出来,一个农庄三十个,我家祖田祭田凑凑数,能有一百个,简单训练一下,让他们暂时做农庄护卫。”
这个人数不过分,突然新增一千多难民,官府又不会一直派官兵看守,给常知县报备一下,等朝廷赈灾了,自然解散。
人力还有剩余的。
江致微说:“我记得庄子附近还有两个池塘?枫江水多,他们擅长捕鱼养鸭,不如再分些人出来。”
池塘鱼少,就不捞了。
养些鸭子,也不指望他们能挣钱了,收支平衡,少亏一些就够。
江承海点头,跟江知与说:“先邀族亲聚一聚,我明天带你去,给你撑腰。你先把豆子能做的事讲一讲,要他们现在就选人出来试做,特别是晒酱,一下几个月半年的,要提早开始。有几样能成,豆子就多种些。他们后半年就不种地了,豆子下来,都各有营生了。”
虽有士农工商之分,可商户子弟能科举,改换门庭只在一念之间。
手头有了钱,孩子使劲儿生,往学堂里送,总有一个出息的。
种地能供几个人?
他们家也有先例,兄弟俩分工,一个经商顾家里开支,一个当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