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小谢寻鱼(修文)(二合一章)(8/11)
底色 字色 字号

9 小谢寻鱼(修文)(二合一章)(8/11)


    江家招婿满城皆知,这头张扬,喜事又办得低调,只家里摆了几桌酒。

    难道是为了坐实谢星珩的赘婿身份?

    难怪招人恨。

    有了这层内因,再有江老三想博名声,就合理多了。

    常知县看向江承海:“你家农庄吃得下吗?有五百多人。”

    江承海点头:“能,不过是多盖些棚子的事。”

    他们都清楚难民不会久留。

    常知县便不拖延,“你们安排农庄接收,我派人去清点。”

    清点要个一两天,得病的会单独隔离,免得真有疫病。

    还得列名册,以后好找,出了问题也能追责。

    江承海及时说:“我会先送一批粮药到城外。”

    常知县投桃报李:“老李来找我,出价五千两。”

    均摊到难民头上,每个人约莫十两。

    普通农户家,一年也就这个花销。

    可遭灾的时候,十两能做什么?

    江知与想到谢星珩进城开路的豪气。

    六钱请人接他哥嫂和小侄儿进城,后边又有七钱赏银支出。

    客栈一两,这有多的,至多退五钱——他们开了两间房,又借用厨房熬药做饭。

    后面租赁小院,分期给,一次也是二两。

    家里还有零散添置的杂物,只算基础的米面、锅碗,都得去二两银子。

    抓药是大头支出,三个人都病恹恹的,一场病看完,三两起步。

    另有每日的吃喝拉撒,城里上茅房都按月收费,活着就在花钱。

    现在丰州处于饱和状态,难民里,有一技之长的是少数,他们来了丰州,找差事难,日子过不下去。

    所以常知县心动,却没立刻答应。

    想着再等几天,朝廷再没动静,他就接了老李头的五千两,捱多久算多久。

    江家来得正好。

    常知县想着:江家难以维系了,他一样去拿那五千两。李家不敢不给。

    江承海走前确认:“这事儿的由头?”

    常知县笑得像只老狐狸:“当然你是家哥儿心善,你们父子孝顺。”

    出了知县府,江知与就撑不住腿软。

    他挽着父亲胳膊,重力都在那头。

    他除却在家里,还未跟人谈过正事。

    那么长几串话说完,他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江承海带他到荫凉处靠墙

本章第8页/共11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