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道人许是为了避免道书失传,故而干脆将之刻录在石碑之上,以期存世长久,法统不失。
最后一卷道书讲的并不是修行之道,而是由俗入道的医药之术。
此书并未编纂完全,仅是草创,名字倒是有一个——《悬壶救世经》。
据柴榆所说,医药一道为赵极兴致所在。
他到琼华道的这段时日,召集当地成名医师,让这些人将药方、病例、医书统统献出,再由他来汇集总结。
修行之余,他常叫来几个名医,与之谈论医术,权且当做放松之事。
其虽为一卷,却分了一百七十三册,放了整整三个书架。
卫鸿本对这些无甚感觉,但听说是赵极所作,他又饶有兴致翻阅一二。
此书文风质朴,录述详细,先讲医理,后讲药方,最后总结真实病例,于凡俗而言颇有价值。
可见赵极在此一道的才情。
任何一个修道人,都不是废物与蠢材。
他们是广大凡人中脱颖而出的菁英,皆有一定的才情和长处。
看似赵极只是他手下一条亡魂,但他百余年修行人生,想来也很精彩。
可惜,可惜。
“人乃万物之灵长,世间多少人杰死于争杀之中,其人之思想精华往往散轶,未免可惜。”
卫鸿叹息一声,离开这椒房。
此处道书,唯有那卷《山海大要》入得他眼,寻灵探宝的道法正可填补他的空缺。
而赵极的《云水千变诀》,虽然是本不差的水行道书,足以修持到开脉境界。
但它和《三生清经》乃至于《善恶血神经》根本无法比拟,不可能作为根本道法。
除非他哪日意欲遍览群书,触类旁通,那倒可能翻阅一二。
其余时候,这种层级的道书,卫鸿看一眼都欠奉。
没见着薪柴,略有遗憾啊!
不过对卫鸿无用,未必对他人无用。
卫鸿在心底生出以浅浅想法,
“我广揽道书,可与其余散人互通有无。这样多道人,总有人需要此物,那时,这几卷道书便是筹码。”
不过而今众多道人散落在金鳌岛各处,并且互相之间信任基础薄弱,要将这个想法变作现实还需谋划。
卫鸿吩咐兵卒将这些道书都收录起来看守,在柴榆的引路下去了下一处地界。
“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