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刀剑远胜道德(求追读)(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章 刀剑远胜道德(求追读)(2/3)

的经验全部告知刘协——

    “兵书不可不读,但说到底,研习兵法不过是让自己更加知兵。”

    “若知兵,自不需要兵书。若不知兵,自然也不再需要兵书。”

    “知兵者,经以五事便可知晓战事的结果。”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知道了这五事,那就可以算得上一位真正知兵的人了!”

    刘协经由董卓这次指点,只感觉自己收获良多。

    但他还是自嘲道:“朕现在,果然还是一个不知兵的人啊。”

    听到刘协这话,董卓面色古怪。

    “其实……陛下也不用这般妄自菲薄。”

    “一、二问虽然答得不好,但这第三问却是让臣耳目一新。”

    “陛下之高见,远非常人能及!”

    “那篇《言兵事疏》流传已有三百载,可却无一人能像陛下这般解读,当真可谓新颖!”

    匈奴人强悍,单纯就是因为老秦人厉害。只不过后来匈奴偷了老秦人的东西直接吃成了个胖子,所以才可以和大汉掰掰腕子……

    这个解释,在董卓这个武将耳中,可比什么“大汉有德,匈奴无德”顺耳多了。

    倘若有德就能战无不胜,那守卫大汉边关还要他们这些武将作甚?直接将那些名士大儒丢过去不就行了?

    刀剑,在保家卫国方面,那可比道德教化要强上太多太多了!



    董卓也看出刘协的疑惑:“陛下,并非领将带兵者就一定是知兵之人。”

    “同样,不领将带兵者也并非就不晓兵事!”

    



    “太师,你是从哪找来的这般刁钻题目?朕怎么没有从哪本兵书上见过?”

    刘协不爱经典,却偏爱兵书。

    什么《论语》、《春秋》,刘协都是草草翻阅,知道个大概就好。可在兵书上,刘协却大都逐字逐句的读了过去,没有丝毫遗漏。



    晁错?

    那个提议削藩,结果被腰斩的景帝智囊?

    可刘协只听过他的智谋,却没听说过他在兵事上有丝毫建树啊!



    “幸得文景盛世,天下大治,大汉工匠技艺提升,产出了更多的铁器、钱粮,支撑了武帝时期的数次北伐,这才将匈奴这一大敌的脊梁打折。”

    “故此,这就是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

    至于后面的什么将不识士、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