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再赶上第二期屯田,曲辕犁的缺口只会更大。
毕竟好东西永远都是短缺的。
糜竺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每个月给刘封送一百五十架曲辕犁,半年以后月输送量翻一倍。
这半年时间,就是糜家扩产的时间。
这样的好东西,糜家自己也要用啊,他家的需求量,比刘封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上万架是需要的。
这不仅仅是糜家自己的佃农需要,还有依附于糜家的宗族、自由民,也都用得上这样的好东西,更别说还有其他交好的其他士族、豪强和商贾了。
远的不说,光是东海郡,需求量就在三万架以上,下邳郡的民户人口还在东海郡之上,需求量只会更多。
刘封其实心里还有不少东西,比如流水生产之类的点子。
不过这些现在告诉糜竺太过于浪费的,好东西要一点一点给,另外,现在告诉他了,也提升不了产量,毕竟铁的产量就那么多。
既然如此,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商定完这些琐事后,糜竺强留着刘封不让走,非要宴请于他。
刘封便将潘璋也叫了进来,糜竺则唤来几个清客,几人欢宴了一场。
欢宴的过程中,糜竺震惊的发现刘封不但学识渊博,见解新颖而大气,更有着常人所不及的阅历。
尤其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有一种说不出的自信,让人不知不觉中,就被他强大的感染力所说服。
这给糜竺本人很强的错觉,如果蒙上眼睛,他根本不会相信同他交谈的人竟然只是一个十岁孩童。
如果有人告诉糜竺对方是一个年逾花甲的高洁隐士,恐怕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相信了。
糜竺心里最为惊骇的一点,就是刘封学识的广面和深度,唯他生平仅见。
不论糜竺如何转换话题,刘封总能跟上他的节奏,然后抢走话题,反过来碾压他。
这让糜竺不由想起一个传闻,难道这世界上真有人生而知之乎?
糜竺本来是不信的,但看见刘封的表现后,他动摇了。
糜竺并不知道,刘封这一次的表现是故意的。
他有意想要折服糜竺,因为在他的计划中,拥有大量成熟僮仆,作坊,资金和技术的糜家,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能够折服糜竺,然后顺利拿下糜家,那刘封的大计划将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