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昭十年,圣上重启推事院,又将周君兴从德州调回神京,任正五品推事院院事。
这四五年时间,周君兴为圣上屡立功绩,但因不是三甲进士出身,文官实职到正五品,已经无法再晋升。
但圣上为掌控朝局凭添利器,对重启推事院十分看重,周君兴自从执掌推事院,不到一年时间,就让推事院重新焕发昔日凶戾和威势。
光凭这一点,便让圣上对他十分赞许,不能有功不赏,因此突破常例,于科举之外,特赐他同进士出身,并提拔为从四品官身。
但是圣上此举,在朝堂身上引起渲染大波,许多文武官员纷纷上奏反对。
认为此举悖逆国朝科举伦才祖制,是对科举取士的践踏,无法对天下学子予以交待。
能在朝堂上登堂入室的文官,都是正五品以上官员,他们能晋升到五品以上,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三甲出身。
一个连进士都不是的文官,因幸进而被提拔到从四品。
不仅是对官场常规的颠覆,也是对科甲入仕正统文官,所依仗的根基和荣耀,一种漫不经心的忽视。
当然,官员纷纷上书反对此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他们不想看到,周君兴这样的酷吏,不断得到圣上重用,持续登上高位。
这对在朝文武官员,将是难于估量的威慑和隐患,他们不愿看到因周君兴的晋升,而使得推事院的势力愈发高涨。
谁也无法保证,将来某一天,自己的把柄落在推事院手中……。
但是这一次,嘉昭帝乾纲独断,力排众议,鼎定此事。
因为皇帝要掌控朝政,钳制百官,就必须要有周君兴这样的人物,即便他手段狠厉,声誉口碑不佳。
而自周君兴晋升从四品推事院院事,他也愈发成为朝官群体中的异类,和那些靠着科举入仕的文官,更加势不两立。
或许,这也是嘉昭帝想要看到的。
推事院不需要官声卓著的清名之臣,而需要尖刀利刃,需要只忠心圣君的孤臣。
……
所以,周君兴对这些会试举子所为,难掩厌恶和仇视,不过是出于自家心中缺憾,郑英权自然明了其中原因。
而且周君兴晋升从四品,大概也是到头了,圣上即便再器重他,有些事可一不可再,再想拨冗提拔,只怕也不容易了。
所以,郑英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