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薛姨妈拖延宝钗的亲事,连她自己都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
难道还真能将女儿许配给贾琮,只怕必定是事与愿违,贾琮官爵贵重有目共睹,薛家的家世难以匹配。
但是如自己兄长之言,目光长远,不计嫡正,薛姨妈又万般不甘心,左右不过是空耗时间,但宝钗已到及笄之年,也是耗不了几年。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宝钗最近来东府的次数,比以往多了起来。
她每次来迎春院子的时间,多在午后或日落时分,每天这两个时间,贾琮都会放下书卷,到迎春院里找姊妹们说话闲聊。
探春自得了迎春的安排,隔日便来往东府,她得了贾琮的提示,对夏家姑娘多了留意,偶尔和宝钗问起那日两家相看的亲事。
宝钗自那日对夏家姑娘起了疑虑,内心深处不太希望这桩亲事成就。
不仅是担心哥哥媒聘夏家生出纰漏,以免以后家宅有虞,也因为哥哥亲事早定,自己的麻烦只怕就要来了……。
对于探春的好奇,宝钗也是直言相告。
……
自那日夏家母女应邀拜访,已经过去半月之久。
原本她们离去之时,夏姑娘虽脸上看不出声色,但夏家太太神情和煦,明显对这桩亲事很是满意。
薛姨妈心中喜悦,心中笃定儿子的亲事已成,再说夏姑娘的相貌举止是一等的,薛姨妈对这准儿媳很是满意。
等到夏家母女告辞离去,薛姨妈甚至开始算计筹备儿子的亲事。
薛蟠那日见了夏姑娘之后,对方那美艳娇娆的模样,一下便入了心,只要想起就觉心痒难耐。
从此念念难忘,只想早日抱得美人归,数次催促薛姨妈早些上门提亲,颇有些急不可耐……。
只是时间过去八九天,到了薛姨妈和夏家太太再邀之期,夏家人却没有上门,也没任何媒妁口信传来。
薛姨妈心中开始七上八下,但是双方相看亲事,总要你情我愿,薛姨妈也不好去催促夏家,以免丢了薛家的脸面。
薛蟠又是时常催促母亲,更惹得薛姨妈心中烦躁,着实将这不靠谱的儿子骂了几次。
此时,薛姨妈和宝钗都心中明白,这门亲事只怕要有波折,夏家那边必定出了什么变故。
这下连贾政这等迟钝,也听出其中意思,脸色也带出些尴尬神情。
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