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北晋国这些年本就不富裕,皇上登基后,又将国库里的存银全部发给了边疆的将士,导致北晋国几乎变成了一个空架子。
这个时候要是出点什么事,朝廷恐怕也无能无力。
霍大人倒是说到点子上了,相比科考,还是扩大农耕,再多曾一些赋税,赶紧把国库充盈起来比较重要。
【扩大农耕,增加赋税?】
慕枝听见一些大臣的心声,是真的忍不住想要翻白眼。
【这位张大人和严大人,作为朝廷命官,不想着怎么为百姓办点实事,反倒只想着压榨,光靠农耕每年的那点收入,能供应整个北晋国的口粮就不错了,还想着加大赋税,这么搞下去,百姓明不聊生,怨声载道,北晋国终会走向灭亡。】
“……”
嬴墨神色微微一冷。
目光不由地看了张大人和严大人一眼。
“霍卿,言之有理。”
嬴墨不露声色,只看向霍梓贤,语气威严冷然地道:“那霍卿认为,应当如何,才能使北晋国迅速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这句,他的语气微微加重了一些。
霍梓贤往前两步,侃侃而谈:“皇上,臣以为,朝廷不能一味延用旧制,应适当改革,试问咱们北晋国,现如今,谁最有钱?”
不等有人回答,他继续说道:“是商人。”
大殿上,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都想听听,这些霍大人究竟想说什么。
“皇上,唯有重商,才能快速发展经济,让北晋国真正繁荣昌盛,经久不衰。”
“霍大人此言差矣。”
当即,张大人便站出来反驳。
“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这是老祖宗定下的制度,商贾之户,一派市井之气,登不得大雅之堂,如此重视?”
“是啊,霍大人,您这想法太有违规矩,重商是万万不可的,皇上,还得扩大农耕,多曾添赋税,才能使北晋国……”
“张大人,严大人。”
嬴墨倏地打断他的话,目光凉凉的扫过去,声音不怒自威:“两位大人既然如此看重农耕,不如这样,朕再赏你们十亩良田,两位辞官回去种地吧,每年所得的收成,不需要全部上缴,交个八成就行。”
说罢,修长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扣,殿外的禁军立即进来将人拖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