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点点头,又试了试其他鞋,无论怎么弯曲,还是用力撕扯,恢复力惊人,他问:「厂房怎么样?机器设备呢?」
李望说:「广房已经在建。一批设备正在运来的路上,都是香江一些工厂的旧机器,李西利用关系以极低的价钱给我们弄到的。」
(注,编辑通知我,说大堂姐名字和大佬重合了,希正式改名李西,请谅解。)
说着,李望又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递给他:「由于时间紧迫,眼前有几项工作需要尽快开展了。第一是人员招聘,这两天招了6个人,也还有一些人陆陆续续来应聘,但总体水平比我想象的要差。
这些是我初步圈定了一些觉得可以用的,就留下了他们的资料和联系方式,
具体怎么弄?招哪些人?招多少?我们今天得商量出一个章程来。
另外就是岗前培训。这事我托李西在香江物色,暂时有了对象,李西也在帮我劝说,就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来?
如果实在找不到人,文职方面我就打算让李西代我们培训个十天半月,反正现在场子规模小,不是特别急,主要是技术岗要抓紧..:」
李望洋洋洒洒,一股脑抛出4个主要核心问题。
李恒开过公司,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李望商量了快3个小时后,才终于把脉络梳理清楚。
最后他问:「钱还够不够用?」
「够!我们的机器几乎没花什么钱,都是李西的人情,倒是运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现在你不用担心,要是真不够了,我会来找你的。」李望如是说道「成。」李恒应声。
送走李望,李恒再次投入到了写作中。
老实讲,他现在着一股子火气,迫切希望用成绩来打外界那些别有用心的丑恶嘴脸。
5天后,麦穗回来了,是她爸爸麦冬亲自送过来的。
「叔叔,咱们又见面了。」
一碰面,李恒就显得十分热络,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让麦冬有些受宠若惊。
从他手里接过茶水,麦冬连喝两口才感慨说:「去年见你时,你是大作家,
吓了我一跳。
没想到才过去半年,你都上过春晚了,真是可叹可敬!麦穗能结交你这样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