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复杂的权力博弈中,苏宸如同当年的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每一步棋都充满了深谋远虑。
他知道,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耐心的比拼。
苏宸已然察觉到,大宋的兵力依旧强盛,若仅凭吴国之力与宋军苦战到底,最终必将筋疲力尽,无力再与辽国抗衡。
因此,他在书信中不仅会向耶律贤提出合作的意向,更会巧妙地向萧绰表达敬意和合作的诚意,同时暗示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好处,以期达成一种默契的同盟。
不过与辽国的合作充满了风险,但也是一次机会。苏宸必须巧妙地利用辽国的力量,为吴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辽景宗耶律贤自幼体弱多病,登基之后,尽管有萧绰这样的佳人和后宫众多丽人的陪伴,享受了两年的帝王生活,却使得他的身体更加虚弱,常常卧床不起,需要依靠药物来维持健康。因此,他渐渐让萧绰开始参与决定军国大事。
“萧绰、萧燕燕、萧皇后,未来的萧太后!”
他意图引蛇出洞,让大宋的兵力与辽国的铁骑在北方展开激战,最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这样一来,他日后攻打汴京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少,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
苏宸的这一策略,恰如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国关系,彼此既是敌对势力,又在某些时刻可以成为合作的对象。
想到此处,苏宸开始提笔,继续书写书信,打算给辽国的皇帝耶律贤写信。在两年前,耶律贤在一场宫变中登基成为辽景宗。
当时,辽穆宗耶律璟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打猎。夜里,耶律璟醉酒后被近侍小哥等人刺杀。萧思温封锁消息,与南院枢密使高勋、飞龙使女里等人协助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耶律贤,黎明时分,耶律贤赶到黑山。耶律贤在穆宗灵前痛哭流涕,萧思温、高勋、女里等人联合劝进,耶律贤最终在灵前继位。
保宁元年(969年3月29日),耶律贤返回上京后,便晋封了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同时征召了十七岁的萧绰入宫,封为贵妃。到了五月,她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如今已是保宁三年(971年),十九岁的萧绰诞下了耶律隆绪,使得她在后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他心中明白,若按部就班地推进,敌人以逸待劳,这并不符合兵法之道。因此,苏宸计划将辽国牵扯进这场战争的漩涡,若能暗中达成合作,让辽国派出铁骑南下,进攻汴京以北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