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欠身回答:“父王英明。”
刘备微微一笑,又对刘禅说:“定都南郑的事,阿斗你还有其他意见吗?今天这个教训要记住,以后发言前得多考虑考虑。”
见刘备板着脸教育刘禅,群臣们忍俊不禁,脸上挂起了善意的笑。
十三岁的世子能关心国事,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让人欣慰,自然不会对刘禅有过多的苛责。
“主公,小殿下年纪轻轻就有这份心,实属难得,何必太过苛求呢?”
诸葛亮在一旁劝慰,眼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小殿下对太祖的旧事如数家珍,可见他学习颇为用心。”
“哈哈,孔明说得是。”刘备满意地点头,抚摸着胡须,“有孔明你悉心教导,孤也就放心了。”
刘禅与诸葛亮结为师徒,这可是他小时候便一心向往的。
群臣们和刘备讨论着成都与南郑的利弊,却没人把刘禅的话当回事,一致认为成都才是最佳选择。
然而,刘禅偏好南郑并非无缘无故。他不想历史的悲剧重演,而定都南郑,正是为了避免类似关羽失荆州那样的错误。
“兄长有话直说,弟弟我定当洗耳恭听。”刘禅答道。
刘封故作谦虚地笑了笑,“我不过是比阿斗你多吃几年盐,有些许经验之谈。
“而汉中,众所周知,是益州的门户,位置险要。”
“把都城设在这南郑,岂不是跟把床铺搬到门槛上一样,简直是请盗贼来家里做客,这主意实在是不怎么样。”
魏延的话音刚落,大殿里便爆发出一阵捧腹大笑,这比喻虽然粗俗,却让人忍俊不禁。
群臣面面相觑,心想这两点已经足够,无需多言。
这时,刘封挺身而出,以一副兄长姿态开口:“我倒是有几点浅见。”
刘禅瞥了他一眼,心中暗笑,这家伙终于忍不住要借机发挥一番了。
“哈哈哈!”
刘备忍不住笑出声来,用手指着刘禅,揶揄道:“这小子,口气不小,居然敢小看我的这些大臣,
待会儿你们可得好好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北面的汉中关中地区,那是曹操的地界,把都城设在这里,简直就像是在国境线上挂了个牌子,安全性确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