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打算要了,算是全了这一世的兄弟之情。
“小叔来了。”十二岁的万青正准备带弟弟们去地里。
大哥的长子万青,今年十二岁,比较憨厚,二子万祥十岁,三子万喜七岁,女儿万琴四岁。
万长生很少来这边,所以跟几个孩子也不算亲。
“嗯,你爹娘可在家?”
“在家呢。”
万长庚已经听到弟弟的声音,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不管从哪方面,他都欠了这个弟弟的。
趁着事情还没有成,自己也还小,对方有些哄孩子的想法,谈好这件事还是对的。
三月小阳春,天气渐热,野菜长的特别快。
读书就不能采药赚钱,也不能跟人学医,据他所知,医堂里的学徒,师傅也不是一开始就教本事的,除非是亲儿子亲孙子。
学医暂时可以摆一边,自己还小,晚几年再找机会,可以先读书,抽空跟继父采药。
可以肯定的是,他比继父识药多十倍不止,跟继父后面学,只是为了一个契机,然后可以买一本百草集看看,事在人为,年纪小什么都来得及。
跟继父提了赚钱上交一半的事,多少有些不合常理,不料却成了。
自己有了存银,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这几年不可能做什么,也难挣到多少,一切都为了日后准备。
如今这个朝代,只要父母在,儿女挣的基本都上交,花一点钱都得伸手讨,这种日子他受不了。
多了两个人,挤是挤了点,小儿子一家不在家,房间是空着的,但这两天也得回来,再说,哥嫂的屋,梅娘也不方便住进去。
这两年一直在还债,家里本打算明年秋收后,就在院子边再砌两间,大强子都已经十四岁了,二强也快十二,要不了两年都要说亲成亲,房间都是必须要的。
事已至此,梅娘也无所谓早几日晚几日了,改嫁已经是定局,常家村也回不去了。
何母第二日就带着大儿媳妇去了镇上,母子俩的新衣服现在买布还是来得及,被子就买现成的,鞋子只能买了。
常顺看外公和大舅带着两个表哥去了地里忙,娘在家洗洗刷刷,干脆跟着小表姐去坡上找野菜,顺便看看浅山上药草可多。
何况,过几日去新家,多少会有些忐忑不安。